本周二晚,当84岁的余彭年,3年捐出20亿元的余彭年微微颤抖的身影出现在胡润慈善榜的发布现场时,在场的观众都忘记了“动机”这个词,没有人想到问他为什么会捐出巨款,尽管这是胡润慈善榜几乎每年都会引起的猜测和谈资。
此前,对榜上捐赠者的猜测已经有很多,从付出、回报的角度考虑,人们在想,企业家也许是想博得政府的好感吧?
但是,当余彭年颤抖着艰难地登上主席台时,数十位听众却忘记了这个问题。而面对自己的慈善壮举,余彭年也只是行了个礼,然后说了一句:“我做得还不够。”诚恳和朴实得只能让人说出感谢。
观众会为余彭年诚心感动,是因为他20多年的坚持,是因为他面对巨额财富的淡然与洒脱,更是因为他的财富正流向有意义的地方。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已经为我们画出财富轮回的方向。
财富可以用于流转和再生产,那是刺激经济生长繁衍的资本;也可以变成珠宝和豪宅,那是娱人视听的奢侈享受;还可以救济穷人和孩子,这就是慈善,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称其为“功德无量”。
在财富的三种流向当中,第一和第三种流向,一个着眼于经济增长,另一个则追求社会平衡,两者都因为对社会的贡献而值得尊敬。
因此,形形色色的捐赠者可能有各种动机,但受助者和旁观者却不必纠缠于此。我们只需要询问财富用到了哪里,并对有用于社会的财富心存感激,无论是企业家捐出的上亿巨款,还是你给路边乞丐丢下的一元硬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