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代兵记者陈露耘)成都改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把对失地农民的一次性补偿改为以土地换社保。到今年4月,全市已有39万失地农民享受以养老、医疗保险为主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10万余失地农民按月领取养老金并享受医疗保险。
成都市逐步将1991年以来的失地无业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市县两级筹资40亿元划入社保统筹基金,从农村集体资产收益中提取部分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社保,对困难户提供参保和就业小额贷款600多万元,由此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该市投资1.3亿元建立大型人力资源市场,免费为失地无业农民提供登记、培训、求职介绍等“一站式”就业服务,发放4.3万本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优惠证,5.4万农民享受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全市已有30余万名失地农民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再就业。
为建立农民就业培训体系,政府免费为农民提供培训,对培训机构给予70%培训费补贴,成功就业后再补贴30%。两年来,共投入4000万元资金,培训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农村劳动力79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总量达169.9万人。
成都还积极探索不征用土地的农民增收方式,尝试推进集体土地向公司或经营大户集中,农民以宅基地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按照“保底加分红”方式分享收益;集中修建农民新型社区,变村民为股民,变农民为市民。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通过公司经营化模式发展花卉观光农业,农民有了土地租金、土地股份分红、务工薪金或第三产业服务收入、社会保障金等多项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