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适应能力变成竞争实力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一位温州商人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
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温州商人在全国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一旦他们发现某地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散兵游勇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
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没有不敢投资的地方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要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没有不敢做的生意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
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老板不温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
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温州,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总署一看,不需要定金,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又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不贷款也能做生意 温州老板做生意很少从银行贷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二是赊货变现。
全国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反而在千里之遥的温州。温州老板做参茸生意的一般做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变现后的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
不熟不做、不实不干温州人不爱炒股,对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报》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新闻。一向以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著称的温州人,超前意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唯独对股市避而远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资金“炒股”的更少。这问题到了温州人这里解释极为简单:不熟不做、不实不干。
蔡恩泽 文 摘自《大众投资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