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晓方通讯员王景刚3月30日,华中农大傅廷栋院士的又一项油菜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张启发院士领衔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组研究”获重大进展;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华中农大的作物学、生物学、畜牧学、园艺学、水产学等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列;2007-2008年,该校将承办国际油菜大会、国际柑橘大会等重大国际性学术会议。 这标志着该校在生物科学技术领域的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以传统学科为基础高起点建设生物学科专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华中农大就敏感地意识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农科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并派出一批有农科背景的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生物学科攻读学位或研修。80年代初,该校依托传统农科优势,采取果断措施,创造条件,迎难而上,开拓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学科新领域,在全国高校较早地为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课程。1985年,留美博士张启发学成回国,学校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支持他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创建生物技术中心。中心创建之初,没有贵重仪器设备,仅有的2台离心机有1台不能正常工作。时任校长孙济中等校领导,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挤出专门实验室,调集分散在各单位的相关生物技术仪器设备,筹措10万元经费,全力支持中心建设。张启发等一批优秀归国博士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汇聚中心,开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研究与教学。中心实行开放滚动式的管理办法,以“互助组”方式运行,研究人员团结协作,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加强学科联系和学术交流,形成了依靠优秀人才建立科研平台、做出成果,再建立更大科研平台、做出更大成果的滚动式良性发展模式。90年代以来,经过艰苦创业,该校逐步形成了具有农科特色的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生物学科,以张启发、邓子新、邓秀新(当时校内外简称为“两邓一张”)为代表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经过10多年重点建设,华中农大的生物科学与技术学科得到快速发展。该学科先后获准设立分子生物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成为全国第4个、农业院校第1个拥有分子生物学博士点的单位。在全国农业院校建立了第一个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了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微生物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和6个国家级育种中心,建立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简称国家理科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记者在华中农大了解到,该校生物科学类学科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首先是高起点建设。其次是把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重点课程、重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作为推进新兴学科建设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带动了生物科学类学科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和教师研究方向及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以国家研发基地为平台
多学科包容整合
1992年,国家批准在华中农大建立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当即决定利用这一契机,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方向定在新兴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优势学科与传统的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结合上,高起点高水平地建立起用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学科专业的基地和平台。为此,该校发挥分子生物学学科优势,综合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农业科学之间包容、交叉、渗透与融合,为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传改良提供转基因、细胞融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材料。张启发院士主持的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重大专项,广泛吸收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方面的人员;陈焕春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吸收了动物生理学、遗传学、动物育种与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病理学、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人才;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微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基础,将分布在有关学院从事动物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植物病原微生物学等方面专家组织起来联合攻关。通过组织多学科、多形式协作攻关,全方位、多渠道争取国家和国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提升了传统农科研究水平,使传统农科研究突破生物个体、器官和细胞的范围,深入到分子水平,作物遗传改良、园艺植物育种、动物遗传改良、兽医病毒等传统学科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后产生了新的特色。“十五”期间,该校校承担了“863”、“973”、科技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78项,部省级项目530项,国际合作项目46项,获得科技经费5.45亿元,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1996年该校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4个全国优秀生物类实验室之一,并列为国家对外开放与竞争的8个试点实验室之一,2001年再次被评为6个全国优秀生物类实验室之一。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济同志在武汉地区高校考察时,称赞“华中农大了不起!为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争了光。”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拓展传统学科研究领域1996年以来,华中农大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34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一等奖3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8项;有84个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其中国家级审定14个。华中农大之所以不断取得得重大科研成果,是因为该校的科研方向体现了明显的农科特色;体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与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拓展传统学科的研究领域,提升传统学科的研究水平。傅廷栋院士发现的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并被广泛应用;张启发院士提出了绿色超级水稻的战略构想,带领团队克隆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价值的水稻功能基因,并应邀到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主讲转基因专题;熊远著院士在瘦肉猪育种、规模化养殖新模式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陈焕春院士在预防和控制畜禽重大疾病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长江学者邓秀新创建并开发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柑橘新品种;国家级专家谢从华成功解决了马铃薯种薯退化和病毒感染问题。这些标志性成果被誉为“六个一”(一枝花、一株稻、一头猪、一支苗、一棵树、一粒豆),通过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该校还获得了国家第一个审批的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湖北省农业科技方面第一个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通过10多年的建设,华中农大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科方面成绩斐然。相信再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这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名校,一定能够跻身国内一流大学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