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4月12日专电(记者杨霞)千辛万苦地四处托关系、求人情,甚至日夜排队守候,为的就是尽早安排一个在大医院动手术的住院床位。在门庭若市的大医院,一个似乎难以冲破的“瓶颈”横在人们面前:大医院床位紧张,周转有限,但是慕名求医的患者仍陆续不断地涌来。
经过半年多的酝酿、论证和筹备,广东省最大的康复基地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平洲开业。广东省卫生厅为了充分发挥广东省人民医院与广东省康复医院的资源优势,开设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力争打造一流的康复保健基地。患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本部接受手术后,在身体允许和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将转至分院进行康复。
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医院收购和合并。医学专业人士指出,单纯的临床医疗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人满为患的大医院瞄准“康复”另做文章并寻求广阔天地,既为“瓶颈”找到新出口,也是一种与国际接轨、注重康复医学的新模式。
“住院难”成“看病难”焦点
位于广州城中心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现有病床数2000多张,年收治住院病人5万多人次,但是,每天排队等候病床的现象仍司空见惯。
“尽管已经有2000多张病床,但有很多慢性病、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一直‘占’着床位,压在那里,使后面的患者排着队都进不来。”据广东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曾国洪介绍,由于目前住院天数在15天以上的患者占了所有患者的十分之一,严重影响了病床的周转率。
“只有缩短住院天数,加快周转,增强收治能力,才能解决等床位的‘住院难’等难题。”曾国洪兼任平洲分院院长,他表示,将“康复”部分从原来的医院独立出来后,患者的住院天数将大大缩短。
广东省人民医院原来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左右,今年将争取压缩到10天之内。“平洲分院完全建设完毕,我们的目标是住院天数控制在7天。与原先比较,等于多收治将近一倍的患者,以目前一年住院5万多人次计,今后可收治的患者约为8万人次-10万人次,病床紧张的困境将有望得到较大的缓解。”
康复医学迎来新机遇
“康复医学也被称为‘第四医学’,预防、保健、临床、康复四位一体,康复在整个医学模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鸣生对记者说。
可是,在目前的卫生体系中,康复医学却是个薄弱环节。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往往只注重医疗,因为康复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太好,从而不被重视。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单纯的临床医疗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群众的需求。
据介绍,在国外一些发达地区,大医院都会配有康复医院,或者在院中院设置康复中心,具有完整的康复系统。张鸣生说:“在我国由于床位紧张,大医院只能开展早期康复、急性期康复的工作,因为要控制住院天数,很多属于功能恢复的患者就必须出院了。”
据曾国洪介绍:“我们外科的住院天数平均为12天,其中术前4天准备,术后7天左右出院;但是国外,平均住院天数是5天至7天,一般是术前2天、术后3天,康复部分都转到社区医院或康复中心了。”
一家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杜健茹认为,康复医学广泛发展,将有助于降低医疗费用。“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和年轻化,康复医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穿梭巴士接送康复患者
由于习惯了过去的医疗模式,患者愿意并接受这种被“剥离”了的“康复”吗?曾国洪对此充满信心,他说,一切建立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康复基地由于收费比本部低廉,运用康复手段、物理治疗为主,减少过多使用药物造成的费用增长,而且以其独特的针对性服务,会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治疗。
据介绍,平洲分院按三甲医院的标准建设,目前有病床71张,今年计划将医院行政楼改建为住院部,预计可增加130张床位-150张床位。今年年底,医院将新建一座康复大楼,建成后又会为医院增添床位200张-300张,“将成为广东省人民医院2000张病床的坚强后盾。”
曾国洪表示,为了方便广州地区的患者转院,医院专门设有穿梭巴士每日往返广州与南海平洲两地,并在医院旁边建设患者家属公寓,为每位住院患者免费提供一张家属床位。“在康复基地,每张病床人均占用空间比市内医院大出10倍以上,更有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医院还考虑在平洲分院附近与酒店搞“联合经营”,把酒店客房承包下来,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患者使用。
记者在平洲分院住院部遇到了一对因车祸受伤的外地夫妻。丈夫的大腿和小腿均受伤,目前大腿已接受手术,必须等伤口愈合后再做第二次手术。康复科主任张鸣生说:“过去这种情况是比较尴尬的,因为在两次手术之间,如果出院回家,患者可能不愿意;但在本部住院,一是费用高,二是压着病床影响了后面等待手术的患者。现在,患者十分乐意自愿转到分院进行第一次手术后的康复,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