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3日电国家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前一段时间遇上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难题。一是蓝领技工奇缺,亟需筹建一所标准的技师学院,可没钱投入;另一难题是,陷入困境很长时间的国企自行车厂,3000多名职工亟待安置,同样缺钱。
这个市灵机一动,何不将学校搬进企业呢?结果,学校有了无比真实的实训基地,下岗职工有望重新上岗,甚至还能当上讲师。负负得正,两个包袱瞬间变成了财富,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莉说,这为老工业基地发展新职业教育和困难企业脱困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人技师供不应求
近年来,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推进,当地对工人技师的需求陡然增加,出现了技工断档的现象。因供不应求,像焊接等技术岗位的薪酬甚至超过了企业高管人员。
当地颇有名气的黑龙江商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哈尔滨市劳动部门决定在这家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其他学校创建全省第一所技师学院,但算了一下,总投入将达4亿元,上哪找这笔钱呢?
这所学校的校长朱荣新说:“毕业生之所以这样受欢迎,与学校近年来探索的新职教模式有关,即从过去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培训为中心。其实,扩建为学院还有比找钱更难的事,那就是建设能容纳大量学生的实训基地,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国企改革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在哈尔滨的另一端,有一家国企也在困顿中挣扎着。哈尔滨自行车工业公司始建于1958年,属国有中型企业,当年生产的孔雀牌自行车,曾多次荣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产品成本高、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暴露无遗,生产逐步萎缩直至停产。3000多名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生计成了问题。哈尔滨市有关部门为此没少想办法,但一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哈市改革出新招
一边是学院亟需实训基地、师资和扩大规模,一边是好端端的生产线晾着,职工们吵着要工作。几经调研,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想到了一条新颖的解决办法,由学校来兼并企业,把企业建成学校,选优秀的产业工人来担任实训教师。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的确是堪称神来之笔。朱荣新校长说:“我带着师生到工厂一看,真是眼前一亮,宽大的厂房,完整的机械加工生产线,甚至只要一送电就能马上开动起来。上哪里去找这样‘真枪实弹’的实训基地?设备虽然已算不上先进了,但足以‘生产’出优秀的产业技工了。另外一打听,许多位当年的生产能手甚至劳动模范还都在,又上哪能请到这么优秀的教师呢?”
工人师傅拍手叫好
而自行车厂的工人师傅们,也对这一决定十分认同。在职代会上,新的决定以85%的支持率高票通过。该公司的“留守经理”张耘和说:“前一段还有一位开发商看上了工厂这块地,说等到规划中的三环路修起来再倒卖出去赚钱。可好端端的一个老厂就这样卖了地、卖了废铁,别说我们感情上接受不了,工人师傅们也不会答应。”
已下岗许久的工人们似乎已迫不及待。原总工程师庄树凯说,“前一段南方一家企业找上门来,出高价要求加工一种精密零件,精度不能差一根头发丝,可是就是找不到那么多技工。我是师傅带的最后一个徒弟,我今年都50多岁了,再不抓紧培养,将来的车床谁开?”而锻压能手李亚学,已经报名读起了EMBA课程,为将来上讲台开始做准备。
据哈尔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莉介绍,哈尔滨技师学院开展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学位后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这个市还创办了针对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鉴定基地。面对全市每年新增40万人的就业压力,面对东北振兴亟需的产业技工的需求动力,大家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