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日报4月13日讯 应天齐,芜湖籍著名版画家,现为深圳大学教授。芜湖是他的故乡,而深圳则让他的艺术事业攀上了巅峰。他认为,深圳创新求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潜能,让他在艺术追求的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
应天齐在芜湖生活工作多年,此后他作为优秀人才被深圳大学引进,其代表作《西递村系列》水印版画曾多次获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等机构颁发的各种奖项。而在深圳,他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多的惊喜,而每一次惊喜都是一次创新。
2004年,他将陕西民俗大剪纸引到深圳,在陕西,剪纸是贴在窑洞窗户上的,而在深圳,应天齐让剪纸变大、变立体,展出的民间剪纸经过艺术家用现代空间艺术的理念改装,与都市中的“市井文化”强行配置在一起,让传统与现代在两极对撞中达到转换,可称是一次首创。在该市观澜古镇,他更是让古城楼穿上了大剪纸。
从2004年春节开始,他每年都做大剪纸,每年都赋予新的内涵,深圳当地人评论这是应天齐送给全市人民的一张贺年卡,政府相关人员更是要求他必须要做10年,一到过年就要看到应天齐的大剪纸,10年下来,大剪纸就成为深圳的新民俗。
大剪纸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反响和成功,应天齐认为这离不开深圳创新求异、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在深圳,任何新生事物出现时,深圳人首先不是去泼冷水,更不会冷嘲热讽,成功了,这个城市会承认你,即使失败了,得到的也是宽容的目光。应天齐告诉记者,他在古镇观澜做大剪纸时,当地政府拨出60万元专款,让他放手而为。而当地政府这样做,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因为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巨大挑战,而结果证明,当地政府的创新观念和思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作为一名出生在芜湖的艺术家,谈起艺术,不能不提及芜湖铁画。应天齐认为,铁画的样式是一种民间流传,铁画的产生,在当时是一种很大的创新,用铁代替墨,用现代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铁画的很多经典作品如迎客松的创作,都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而近年来,据他了解,铁画更多的是模仿传统,复制传统,还停留在样式上,缺乏一些现代意识的撞击和艺术大家的打造。
应天齐认为,芜湖铁画完全具备进一步创新发扬光大的条件,因为铁画既有现代材料,又有传统的审美内蕴。他建议,芜湖相关部门应专门成立一个组织,将芜湖铁画的创新发展当成一个课题去研究去开发,这样也许可能失败,但更有可能成功。
编辑点评
陕西大剪纸和芜湖铁画都属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相比之下,前者的民俗意趣更浓一些,而后者的文化底蕴似乎更为深厚。从芜湖走出去的版画家应天齐将陕西大剪纸引到深圳,并被这座城市所接受,除了得益于深圳创新求异、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外,关键在于,大剪纸经过艺术家用现代空间艺术的理念改造,让传统与现代在两极对撞中达到转换,这种创新才是革命性的。
那么,多元化文化形态下的芜湖铁画之路应该怎么走?模仿传统、复制传统注定是没有出息的。应天齐呼唤现代意识的撞击和艺术大家的打造,主要是从技术层面着眼的,更要紧的是理念和思维上的创新以及相关“硬件”的支撑。铁画如此,其他亦然。(林见、徐春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