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刚山,一切都让位给民族情感
早报特派记者 俞懿晗
2001年,韩国现代峨山公司董事长郑梦宪突然跳楼自尽,举世惊愕。西方观察家大胆预测,金刚山旅游特区已经徘徊在“死亡的边缘”。
作为韩国工业巨头现代集团的继承人之一,郑梦宪全权掌管的下属公司“现代峨山”专门负责对朝经济合作项目。其中,1998年启动的金刚山旅游开发,虽然是“现代”创始人郑周永引以为豪的“政绩工程”,但一直以来却是个财政负担。 郑梦宪自杀时,公司赤字高达3.8亿美元,以至于人们担心,这块“烫手山芋”可能后继无人。
8年后的今天,金刚山景区却神奇般“咸鱼翻身”,投入6亿美元的“现代峨山”已有望扭亏为盈。2005年,游客总数突破100万,公司方甚至制定好了向纵深的扩张计划。同样阴晴不定的南北关系、同样敏感易怒的朝鲜合作伙伴,金刚山旅游的复兴之道究竟在哪里?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现代峨山公司副会长、金刚山旅游项目总经理金永炫一脸志在必得:“南北合作从开始就注定了双赢。”
艰难的统一梦
远离尘嚣和通讯(朝鲜境内多数地区没有开通互联网和手机网络),金刚山几乎是一片未经污染的生态“处女地”。隔着刷成草绿色的铁丝网,游客能眺望到远处的朝鲜农家,以及地里插着红旗的田耕景象。对于“现代峨山”来说,要把这样一片纯农业地区开发成“和国际接轨的现代旅游区”,需要“拓荒者”般的勇气和毅力。
承包“金刚游”,似乎是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主动觅来的一桩麻烦。据说,为了说服南北政府同意这项开发项目,郑周永足足花了10年时间。对于这个为江河破碎深感痛心的老人来说,所有努力只为一个目标———统一。
“我们开创了朝、韩员工一起工作的先例。”金永炫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现代峨山”在这方面的努力确实卓有成效。1998年金刚山旅游景区刚开业时,大部分员工来自中国、韩国和菲律宾,但现在仅金刚山宾馆就有300来个朝鲜员工。公司方面介绍说,目前共有1300多名朝鲜人从附近农庄,甚至平壤来到旅游特区工作,其中大部分担任山区景点导游、餐厅服务员和商店售货员等工作。
他们在这里挣的工资比普通朝鲜人高上数十甚至数百倍(几十到几百美元),虽然这些钱并不是100%发到他们手中,而是直接交给朝鲜政府,但他们认为,能为经济拮据的祖国赚取一点外汇,这本身就是件光荣的事。
在金刚山高耸入云的宏伟景致下,旅游区最新开张的朝鲜饭店“玉流馆”人满为患。这家专门供应铜盘冷面的豪华餐厅,据称是现代峨山公司从朝鲜首都平壤原模原样照搬来的“杰作”———在朝鲜,玉流馆的冷面可是招待国宾的首选。为了满足普通韩国人和外国游客的猎奇心,金刚山旅游景区也开设了同样一家餐厅,就连整栋楼的装饰都和平壤的原店别无二致。
捧着20多美元一碗的“朝鲜特色冷面”,韩国游客个个吃得不亦乐乎。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体验朝鲜生活就是这里最大的吸引力。哪怕只是朝脸蛋红扑扑的朝鲜女服务员瞧上几眼或是听那些口才极佳的景点导游说上几句,那也是对好奇心的极大满足。
于是,在半山腰的流动摊贩上,前来搭讪的游客总是比买东西的多。大家聚精会神地听朝鲜售货员介绍土特产:“这是纯天然的,那个对伤寒的疗效很显著……”在金刚山工作的朝鲜籍员工通常都比较爽朗,工作之余还愿和韩国游客闲话家常几句。
没有人会贸然提及敏感的政治话题,大家都在历史中搜寻着共同语言。“我们加起来有5000多年的历史,朝鲜半岛肯定会统一的,”住在附近村庄、每天到景区摆摊的金女士认真地说。末了,她还不忘添上一句:“现在的分裂都是美国人的错。”
没有人反驳这个观点,站在一旁的韩国人都默默点着头。或许很多欧美游客会禁不住感到沮丧,但在这里,所有“盟友”和“友邦”都被抛到脑后,一切都让位给至高无上的民族情感。
孤单的“隔离区”
如今的金刚山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融的“标本”。外国人挤在免税柜台里购买西方音乐大碟、世界名牌化妆品;高级的18洞高尔夫球场正等待今年开张营业;修葺一新的佛教寺庙则吸引着韩国的僧人来此地挂单。
朝鲜政府和“现代峨山”颇为骄傲地表示,要将金刚山建设成“世界级”的生态保护基地。但这只是现代集团诸多宏伟目标中的一个。事实上,雄心勃勃的郑氏家族希望将这里打造成未来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南北合作交流的枢纽、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象征。他们迫切期待着通过这项足以名垂史册的工程,“先入为主”地抢占朝鲜经济开发的滩头阵地,成为所有韩国财团中的“先驱”。
然而,这种类型的交流模式给南北统一究竟带来多大推动,人们不得而知。毕竟在种种外部限制下,朝、韩人员还无法实现真正的沟通。和旅游区里混居的韩国、中国籍员工不同,朝鲜员工的住宿单独分开。一部分从附近村庄招募来的员工,下班后就径直穿越士兵把守的岗哨,消失在集体农庄里。人们甚至可以从打扮和举止上区分朝鲜和韩国员工———一些朝鲜人即使穿着制服也不忘佩戴红色的金日成徽章,朝鲜女孩说话的音调更抑扬顿挫……
韩国游客对无处不在的隔阂更是深有体会。在抵达旅游区前,他们就会被韩国籍的导游小姐告知种种“注意事项”:对朝鲜同胞要多加尊重,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拍照或合影,不能强行要求对方回答问题,更不能在同胞面前诽谤、谩骂朝鲜政府。于是,在铁丝网和朝鲜士兵的“守护”下,每个人的举止都变得小心翼翼,强行压抑着心头的好奇。
“到这里来的初衷是想拉近自己和北方同胞的距离,想了解他们生活的情况,”在韩国首都首尔一家公司担任职员的27岁男青年康尹九表示,“不过远远望着对面拦起来的村庄,我突然觉得离他们从未如此遥远。”
入夜,旅游景区就像一盏孤独的明灯,在四周漆黑一片的山谷里闪耀着光芒。由于电力缺乏的缘故,朝鲜村庄里的百姓至今还必须烤火取暖。“这里是朝鲜半岛社会变革的一扇窗口。”旧地重游的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华格纳博士坦言,“但我得承认,这些年来精神层面的变化并不大。”
彻底的交通革命
从韩国海关离境,印有“现代峨山”标志的大客车会驶过一段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非军事区”。根据当年的停火协议,这段宽约4000米的区域50年来成了真正的“无人区”,直到2003年,一条“金刚山旅游通道”打破沉寂。
“金刚山的陆上交通开放后,已有60万韩国游客乘坐巴士穿越非军事区,这个前所未有的突破给经历战火的民众带来真切的安全感。”随车的旅行导游金小姐向乘客介绍说。但陆路给风景区带来的益处远不止这点。事实上,它几乎打通了一条令金刚山“起死回生”的命脉———近两年来,涌入朝鲜境内的游客数量飞速上升。
在朝鲜政府同意开放前往金刚山的陆上通道前,外国旅客只能乘海上游轮抵达风景区。华格纳博士至今还对这段颠簸辗转的航行记忆犹新。“韩国海域-公海-朝鲜海域,仅单程航行就要近一天时间。”多次访问朝鲜的华格纳回忆道。
相比之下,陆路不仅省时省力,还为游客节约了近一半开支。过去走海路每人至少要500美元,现在,两三百美元就能“全包”。按照同行的韩国青年金光日的话说,过去到金刚山旅游的韩国人“非富即贵”。如今记者在旅游区看到的,却都是携家带口的退休老人。
眼看市场拓宽、收支平衡在即,现代峨山“乘胜追击”地新添一个交通工具———铁路。这条同样穿越朝韩非军事区的铁路就筑在巴士往来的公路边,和其他建筑一样,它也是朝方出人出力、韩方供钱供技术。“未来只要铁路一通,路程时间和旅途花费就会进一步减少。”金永炫告诉记者。他的计划是在今年6月,也就是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访问朝鲜前启动铁路线,这样,金大中就将成为第一个乘火车入朝鲜的韩国人。
海、陆通行的目标实现后,更长远的计划则是“空”。虽然在目前看来,南北飞机通航尚不可行,但雄心勃勃的现代峨山却铁下心要完成彻底的“交通革命”,让韩国人“直飞”朝鲜旅游景点。
凶险的投资环境
即使在重重阻力下,“现代峨山”依然不惜血本投入巨资,将建设工程朝“内地”挺进。根据2005年末达成的最新协议,朝方同意“现代峨山”提出的全新金刚山综合开发计划,2006年开始开发内金刚地区(金刚山系靠北部的内圈),2010年将范围扩大到通川一带,2011年进一步延伸到元山地区。如果这一蓝图能够付诸实现,“金刚山效应”将继续向朝鲜西北部纵深延伸。
当然,所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都取决于一个前提———外部政治环境的稳定发展。最令“现代峨山”头痛的问题,就是南北关系、甚至朝核六方会谈的起伏可能随时夺走朝鲜政府的宽松政策,给金刚山旅游区带来致命的危机。
最直接的例证就发生在去年夏天。金刚山项目的主要功臣、“现代峨山”前副会长金润圭因“涉嫌挪用南北合作基金等腐败问题”被现代集团解除职务。对此极为不满的朝鲜政府立刻作出回应———将韩国赴金刚山旅游的游客配额“砍”去一半,由每天1200人减少到600人。朝鲜负责南北合作的亚太和平委员会甚至“放风”:重新评估和调整与现代集团的所有合作项目,考虑选择其他机构负责开城项目。
区区一个经理人的免职何须朝鲜如此大动干戈?诚然,金润圭是已故董事长郑梦宪自杀前亲自为“现代峨山”指定的接班人,但更令朝鲜在乎的,是金润圭长期与北方“打交道”的资历。至于“金润圭把建设项目的大笔资金挪到朝鲜官员口袋里”的说法,如果情况属实,朝鲜从此将失去巨额回扣;如果是谣传,那么他的下台对朝方也是一种侮辱。
早在郑梦宪去世前,“现代峨山”与朝鲜政府的特殊关系就被韩国人广为渲染。据说为保证自己在南北合作项目中的垄断地位、打败其他韩国财团的竞争,“现代峨山”除了每月公开交给朝鲜政府的“场地费”(合同规定1200美元/月,但实际缴纳的不足半数)外,还向部分官员重金行贿。这也被猜测为郑梦宪自杀的导火线之一。
对于这些丑闻,全权接替金润圭工作的金永炫嗤之以鼻。在他看来,“现代峨山”和朝鲜之间的互信完全是靠帮助普通百姓建立起来的。“游客配额目前已恢复正常,今后还可能有所增加。”金永炫说。
金刚山温泉中心的会议室附近,现代集团主席玄贞恩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合影高悬在墙壁上。今年2月,现代集团宣布,今年8月将增开白头山(靠近北部的中朝边境)和开城(靠近朝韩边境的工业城)的旅游线路。
今年3月初,装扮一新的开城工业园区首次向国际媒体开放。这个雇佣8000名朝鲜员工的现代化园区,曾被认为是朝鲜政府最难接受的改革开放模式。但现在,开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朝鲜官员金效正却对外商表示热忱欢迎,“我们比较倾向引进基建、轻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金效正表示。
“开城工业园区、金刚山旅游区和南北铁路公路建设,这三大韩朝经济合作项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维也纳大学研究东亚政治经济的吕迪格·弗兰克教授今年初点评说。不过,就像许许多多心态矛盾的韩国人一样,弗兰克对改革开放模式下“南北融合”的未来也感到一丝疑虑:“问题是,韩国政府的帮助和朝鲜发生的变革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实在很难证明。”
金刚山风景线
第一名山
金刚山位于朝鲜东南部沿海,贯穿朝鲜半岛分裂的象征———非军事区。早在记录释迦牟尼语录的经文《华严经》上就记载有金刚山1.2万座山峰的内容。许多生活在朝鲜半岛的人们把登上金刚山视为人生的一大心愿。
四季变幻
金刚山随着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美丽景观,每个季节有不同名称。春季,花岗岩石上的晨露,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得名金刚山;夏季,溪谷和山峰被绿荫覆盖,又叫蓬莱山;秋季,漫山遍野的枫树与松树和谐相间,故称枫岳山;冬季,树叶凋零,裸露金刚山的大石,使金刚山山峰如骨头一样显露,故称皆骨山。
旅游开发
1998年11月18日,南北分隔50余年后,朝鲜首次向韩国人开放的第一个旅游景区便是金刚山。韩国现代集团名誉董事长郑周永赶着牛群穿过板门店,与朝鲜方面就开辟金刚山旅游达成协议。
团聚地点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时任总统金大中进行了为期3天的历史性会晤催生“6·15共同宣言”,为相隔异地的离散家属寻来了重逢之日,永久性的团聚地点,就选在金刚山。2000年8月韩朝双方举行了第一次离散家属团聚活动。(来源: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