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光明
从2004年开始,一种叫做家校通的产品开始在海口的一些中小学校悄然登场。作为一项家校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海口的家校通几乎和全国其他城市同步。但是时间过去两年,海口的家校通却仍然只在少数学校使用,并且不断受到关于是否违反一费制,服务功能是否很必要,是否侵犯学生隐私等方面的质疑。这种信息化平台到底能走多远值得关注。9小教师给家长发关于孩子作业的短信 光明 摄
9小家长在看家校通短信记者 光明 摄
经营商:可24小时查听孩子情况
新学期开始,市九小的一年级家长王女士突然收到孩子带回的一封信。信是一家叫海南通用电信科技有限公司发出的,此前孩子的班主任也向孩子介绍了一种叫家校通的产品。班主任说是家长可以试用,不收钱。王女士欣然订制了这种产品。她告诉记者,小孩忘性大,每天老师布置作业时,记了语文作业是哪些,但数学作业就忘了,她为此经常要找数学教师问布置了哪些作业。
“事实上,作为一种加强家校信息互动沟通的平台,家校通在内地早已使用。”采访中,海南恒瑞中微科技公司经理刘朝华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家校通就在南昌、哈尔滨市等城市试点后开始推广。什么是家校通?她的概括是“一个家长24小时可查听到孩子情况的平台”。据介绍,目前我市主要有两家家校通产品经营商,一家是刘朝华所在的海南恒瑞中微科技公司,一家叫海南通用电信科技有限公司,两家的产品都大致相同。这个平台主要有3部分,首先是短信留言,老师通过家校通平台群发短信给每位家长,或针对部分家长发;其次是语音留言,老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的教学秘书传递留言;第三就是网上家校通,两家都有自己的网站,网上还有“家长专区”,可查询孩子的成绩等。
班主任:成绩好的学生使用较少
琼山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陈金玲告诉记者,她任班主任的班级目前有65个同学,但真正使用家校通只有26个人。而且她发现成绩好的学生家长并不怎么喜欢使用这一产品。后来有家长干脆告诉她,孩子比较老实,成绩又好,家长放心,没有必要通过家校通来掌握孩子的情况。她说,家校通在老师安排一些面对全班的大事面前,发挥的作用更大。她告诉记者,不久前学校安排学生看一场爱国主义影片,由于事前掌握时间不够,到了下午6点半,学生还在影院,为了不让家长担心,他们在平时放学的5时30分就通过家校通给家长发了短信,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但没有使用家校通的这部分孩子,他们则设法打电话逐个通知,非常麻烦,有些家长通知迟了一点担心得不得了。
事实是:多功能平台大多未应用
家校通到底在我市家长中使用如何?记者了解到,目前两家经营商的用户还不到2万。
龙峰小学的邓教师告诉记者,家校通一个重要功能是老师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的教学秘书传递留言,但她却很少收到家长的语音留言。而琼山中学初二年级班主任陈金玲则告诉记者,家校通平台的网站教育信息比较丰富,但她发现家长很少浏览网站,网上家长专区的留言到现在她只看到两个。平时家长也很少回短信,更多的家长只是被动地收一下短信,多功能平台大多未能实际应用。
争议多:经营商深感压力重重
“在外地都运作很好的教育平台,在海口却面临许多发展瓶颈,我们有时候也感到信心不足。”采访中,海南通用电信科技有限公司的许经理告诉记者。
争议一:收费是否违反“一费制”?
尽管家校通交费是自愿,但仍有不少家长认为,这是一费制之后的乱收费。海口一所中学的学生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学校收费教育部门有明文规定,家校通算什么名目?说是自愿,那为什么要班主任动员和代收?这种自愿有点变相。经营商却告诉记者,家长不用可随时不交费。目前两家公司收费都是每月12元,寒暑假免费给家长使用。记者随后从物价部门了解到,家校通的收费标准并没有经过物价部门审批。
争议二:家校通是否侵犯学生隐私?
一些使用家校通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中的一些同学上课爱做小动作,有的人平时爱在异性同学面前表现,老师有时把这些都留在家校通里,回来后家长少不了一顿狠批。他们认为,家校通是个“监控器”,侵犯了他们的“隐私”。对于这种说法,我市教育专家、市27小校长雷有玉则有不同意见。她认为,家长有知情权,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家长帮着孩子去做出一些分析和选择,有助于减少孩子成长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争议三:家校通能代替家长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少数学校本来就很少开家长会,有了家校通后就开得更少了。对此,市九小一名学生家长周先生认为,目前家长会大多只是通报学校收费情况,每学期一两次家长会,显然使绝大多数家长无法实现细致沟通的愿望,而日常的沟通对于教育学生才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部门:是否推广家校通有待调研
对于家校通在我市发展情况,教育部门也很关注。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盈权表示,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有一种比传统沟通方式更快捷、更安全可靠、更具实效的方法或者产品,让每一位家长都能与老师沟通,自然是一件好事。家校通产品是否适合海口家长,取决于家长的自愿,只要不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不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就是一个良好的家校沟通平台。但前提是收费要规范,要自愿,如果发现有乱收费的,就一定严厉查处,至于是否推广则有待调研。如何规范家校通发展,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欢迎市民拨打本报热线66812555、13005053088参与讨论。(来源:海口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