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左)离开饭店前往与伊朗官员会晤地点。巴拉迪于当日凌晨抵达德黑兰,开始对伊朗进行工作访问。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12日深夜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呼吁伊朗中止铀浓缩活动,希望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返回到谈判进程中。但法新社13日援引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说,伊朗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再次拒绝了巴拉迪的前一个要求。
伊朗11日宣布首次提炼出浓缩铀,伊核问题是否还有谈判余地?媒体分析给出肯定答案,因为伊朗要拥有核武依然需要不少时间,而美国未必有能力对伊朗进行打击,在目前僵局中伊朗抛出这一消息,目的恐怕还是要把谈判延续下去,并占据更有利位置。
核武需时间
尽管伊朗宣布自己能够提炼出纯度为3.5%的低纯度浓缩铀,并声称跨入了“核俱乐部”,但《纽约时报》13日援引西方核技术专家的分析认为,伊朗要制造核武器还要不少时间。此前,美国政府估计伊朗需要5到10年,而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到2020年伊朗才能生产核武器。
专家认为,伊朗声称用164台离心机提炼出浓缩铀,这意味着伊朗与3年前开始与欧盟三国谈判时相比已经向拥有核武迈出了标志性的一小步,但这与制造核武器还有相当距离。
“他们在吹嘘它,”国际安全与科学研究所所长戴维·奥尔布赖特说,“他们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这一研究所位于华盛顿,长期跟踪伊朗核计划。
研究所3月发布的报告认为,伊朗用21年时间作计划,又用了7年时间进行零星实验,才拥有目前将164台离心机连接起来的能力,即核专家所说的“串联”,现在如果要制造核武器的话,伊朗不得不面对更大挑战。它不仅要保证经年累月每天24小时都能提炼出标准一致的浓缩铀,而且必须提高浓缩铀的纯度,还要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仅仅把更多离心机串联起来,伊朗大概就需要6到12个月的时间。
《纽约时报》说,专家认为,尽管伊朗声称会制造5.4万台离心机,但它实际上缺乏零部件和材料来制造这么多高精密离心机。目前,除了那些投入运转的离心机之外,伊朗可能只有制造大约1000到2000台离心机的部件,因此要提炼出足够制造一件核武器的高纯度浓缩铀,最快也得等到2009年。
“仅仅是姿态”
由于相信伊朗制造核武还需要时间,所以专家们倾向认为,伊朗于11日宣布的消息仅仅是“政治姿态”,一方面促进国内民众对核计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给世界造成伊朗有核化不可逆转的印象。
除《纽约时报》外,其他一些媒体也注意到伊朗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10日,西方媒体大量“炒作”美国已拟定对伊朗发动攻击的若干方案,而12日恰好是巴拉迪预期前往德黑兰的日子。
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9日发表主席声明,要求伊朗30天内,即在4月28日前,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在30天期限过后,巴拉迪将再次向安理会报告伊朗履行原子能机构相关决议的情况,报告伊朗核问题的最新进展。联合国还要求伊朗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其核设施展开核查。
路透社援引西方外交官员的话说,在巴拉迪再度报告前,安理会不会采取任何实质行动。在此之前,外交谈判将处于一个微妙阶段,而伊朗宣布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将使自己处于谈判的有利位置。
“他们显然已经在研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且希望将这一既成事实呈现出来,加大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砝码。”一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外交官说。
伊朗分析家也持相同观点。路透社援引伊朗政治分析家阿米尔·迈赫比安的话说,“现在与巴拉迪谈判时的语言已经和拥有这种能力之前不同了”。
下一步选择
路透社13日一篇报道的题目为《美国盟友面对伊朗核进展退却》。文章认为,伊朗的举动给各国出了难题。目前,西方能采取的各种选择又回到了3年前,包括谈判、口头施压、封锁和军事打击,这些与2002年时一样,但作出哪种选择的可能性却发生了变化。
美国前负责政治与军事的助理国务卿帮办罗伯特·艾因霍恩说,现在必须要做的是改变伊朗寻求获得核武器的“代价与利益之间的计算结果”。
艾因霍恩曾负责美国核不扩散事务,现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任职。他具体解释说,改变可以向两个方向走,一是让此前反对制裁伊朗的国家改变态度,加入对伊朗的制裁,二是促使美国作好准备直接与伊朗对话,并向后者提供一个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前景。
美国国务卿赖斯12日呼吁安理会对伊朗采取更“有力的步骤”,但安理会至少在4月底之前没有计划为此召开会议,而且在巴拉迪再度报告之后,安理会实施制裁还只是一种假设。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国会和外交官都说,没有迹象表明,除了拟议中的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对话,美国将和伊朗展开其他方面会谈。
路透社说,可能出现的明显进展是,欧盟可能对伊朗实施欧盟的一揽子制裁,包括发布针对伊朗核计划有关人员的旅行禁令和武器禁运等。但这需要欧盟所有成员参与,还不清楚英法德三国之外,其他欧盟国家是否会同意。
至于军事打击,美国总统布什已将媒体的斥为“狂想”。当然,不排除布什使出障眼法的可能性。(完)(黄恒 新华社特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