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中国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面对黄果树大瀑布,挥毫题词“天下奇观”。
20年后,大师的关门弟子、著名旅美书画家谢天成先生踏上贵州土地,激情书写“多彩贵州,大美天成”。此番贵州行,眼见美景,感受风情,他不住地说,贵州的自然风光巧夺天工,民族风情绚丽多彩,令我备受震撼。 神秘美丽的贵州,我还会再来,自然山水总是能给我灵感。
谢天成的经历用粗线条勾勒很简单:自幼学西画,后改学中国画,师从刘海粟,上世纪90年代在刘海粟大师逝世后旅居美国,近年回到祖国,任刘海粟艺术研究院院长。
看他的画,见他的字,听他讲西画的厚重和国画的飘逸,对坐而谈,分明感到一种激情喷涌。他的经历带着几分传奇、几分幸运、几分冒险,在我们面前一点一点地打开。
谢天成在中国画坛有“艺术探险家”之称。早些年生活在桂林,终日在画板上用油彩涂抹桂林山水,日子过得很安逸。慢慢的他有些不甘心了,甚至有些羞耻感,他说,面对真山真水,做着当画家的梦,却沉迷于眼前的雕虫小技,这不是他谢天成要的生活。
而当时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漓江边写生,大多做国画,桂林山水在他们笔下一派秀美,这让谢天成既羡慕,又隐隐觉得还有一些创作空间无人尝试。他从小临帖习字,深知国画和书法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书法因为用笔的多变和直朴而比国画更难,欲将多种艺术形式介入绘画,必然带入书法的技艺、精神,不知笔法、墨法、章法,何以作画?
他天性中敢为人先的冒险成分这时候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从头开始学国画。他的安逸生活从此被打破,新的选择,新的挑战,带给谢天成的竟然是一个新的发现:中国绘画表现桂林山水的优势固然很大,但是表现秀美的画居多,而谢天成每天赤脚走在漓江边的鹅卵石上,眼前尽是天设地造的画卷,桂林山水的气派、夺人眼目的壮美就在他的泼墨、泼彩间成就,以从未有过的震撼打动着观画人。
自然,也成就了他和一代大师刘海粟的缘份。刘海粟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是谢天成学习中国画一年多后,那幅《奇峰叠翠》山水画,海粟大师用7个字概括:“很有气派,有胆量”。对谢天成,海粟大师说“我看你很有希望”。刘海粟曾经十上黄山,谢天成追随刘老上了最后两次,畅游于奇峰叠峦间写生,拿笔端砚,聆听教诲,学作画也学做人。他感叹于恩师在大自然面前的天真憨娈,也完成了《易经》所谓的“君子豹变”过程,从丑陋到美丽,从幼小到壮大,从无知到有知,逐渐成为一个对中国画有独到悟性的人。
在三个月的黄山写生期间,谢天成画的《黄山松雾图》,得到了海粟大师的高度评价,“已然从前贤的圈子里跳了出来,立定精神,自张一军”,并在画幅上题了“日在孟晋中”数语。“孟晋”一词出自汉书作者班固代表作之一的《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孟”是“努力”的意思,“晋”指的是“进步”,“日在孟晋中”很典雅的一句话,传递的是勉力进取的鼓励和厚爱,加上谢天成的天赋和悟性,日渐使他的山水、人物画,于宣纸后面自有一种精神在。追求心灵的恬静,将志趣寄托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他的山水以及在山水中隐然可见的人物所透露出的题旨,蕴含着一种理念,人生的大快乐只有贴近自然方可获得。为此,他只“写胸中逸气”,不拘循规如“实”。
所以,他一方面继承了海粟先生狂野奔放、大气磅礴的绘画风格;另一方面,独树一帜,创立了竖立泼墨山水画和人物画,使山水画的流动感更加强烈,将山水画的观念应用到人物画上,利用竖泼表现人物,打破了传统人物画的严谨,赋予人物力量。这是对中国画的大胆革新。谢天成说竖泼的灵感产生于一次观雨,他看到雨水在墙上的痕迹很有冲击力,有强烈的流动性,他想这不就是泼墨吗?竖泼,对,就是竖泼,应该比传统的平泼多泼出来几个层次,有更丰富的肌理感觉。不断思索和反复的捉摸,他终于创造出了竖泼墨的技法。在竖着的纸面上挥洒自如地泼出近、中、远三度空间,表现出山水如云似雾的流动之美,像《桂林山水甲天下》水墨画中的那座大山,一下就能让人感受到墨汁从山顶酣畅淋漓一泻山脚的溢动与变化。
海粟先生“猛烈、狂野、目空一切,超出长度”的气魄和画风,在谢天成的身上显而易见,历练了他艺术家的胆略。他说,一个艺术家一定要变,要演绎前人,加上个性成分、现代元素进行改造。“古到极点,新到极点”是谢天成的目标。《无山无水不入神》、《泼彩山水》等山水画作品一出现,就令观者击掌叫绝。特别是竖泼技法大胆成功地运用到人物绘画中,《敦煌女史》、《帝王图》等一批气势磅礴的水墨人物画,更有“大处得气魄,小处见精妙”的高度赞誉。
海粟先生评价说,天成的山水画作品,从笔墨所引来的趣味看,不追求表面的光滑圆满,而着力于突出蓬勃向上的壮伟气势。泼写兼施,非常大胆。但也恰到火候,无造作硬凑的感觉,酣畅淋漓,色感异常鲜明强烈。
侨居美国后,谢天成再一次求新图变,他的目标是“征服西方,用中国画”。对西洋画功底颇深的他知道,西方人作品的感染力在于色彩的强烈对比、结构的严谨和构图的饱满,而中国画从色彩上来讲是一种黑白灰的组合,追求的是一种单纯、飘逸、空灵的感觉,单讲中国画,西方人难以理解和接受。要用中国画征服西方,就要在对比中找到结合点。
谢天成打破传统国画的意境格局,大胆地把中国的水墨、颜料、宣纸和抽象的意识,与现代派的色彩感觉糅合在一起,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揉进西洋画的某些理念和技巧。《西藏风情》系列用中国的画笔,中国的颜料,地道的宣纸,探索中国绘画的韵味,揉进西方画厚重的气势。美国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薄薄的宣纸上怎么能形成比油画还厚重的肌理,几乎每个看画的人都想用手去摸个虚实。1998年,他在纽约荷里区名画廊举办了自己的现代派画展。《远古的神秘》、《陈旧的盛装》、《雨季的情思》等20多幅作品以梦幻般的色彩和全新的技法,构成了具有东方情调的斑驳肌理的一幅幅抽象画,隐约的形象渗入其中。《远古的神秘》被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谢天成回忆说:“第一幅让我得到世界认可的现代派作品,正是画的贵州苗族姑娘。”那是一幅以金黄色为主调的泼彩人物画,苗族姑娘盛装端坐于画中。
谢天成用一幅中国漓江山水画,让曾经访问过桂林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再次沉醉。在一次总统接见美国社会名流的仪式上,谢天成作为艺术家代表成为被接见的150人中的一员,当时因为克林顿要赶回华盛顿,与到场人士的合影时间被一压再压,只剩下约3秒钟一个人。轮到谢天成上去合影了。他走上前去将一幅长2米宽1米的《漓江雨》山水画卷递给了克林顿。克林顿盯住画卷问:“这是什么?”旁边的工作人员马上解释说:“这是一幅中国桂林山水画,这是来自桂林的画家。”一听到“桂林”二字,克林顿马上来了兴趣:“哦!快打开看看”谢天成徐徐打开画卷,一幅烟雨迷离让人如痴如醉的淡水墨画,吸引了所有在场人的目光。克林顿边看画边说起了自己在1998年和夫人、女儿访问中国桂林的事。不知不觉间已过了10分钟,克林顿高兴地和谢天成共同展开《漓江雨》合影留念。
因为独具特色的作品,谢天成在海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先后应好莱坞电影艺术界之邀赴洛杉矶艺术考察,在洛杉矶天涛画廊举办画展;《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国际日报》、《侨报》专题报道了谢天成艺术成就;赴纽约参加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其现代绘画与大泼墨敦煌人物得到艺术界的赞赏;应美国夏威夷州长邀请访问夏威夷州、州政府收藏其作品;于洛杉矶为世界著名高僧星云大师与其母造像;参加新世纪中国画学术研讨会,被洛杉矶名城巴沙迪那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宫泽喜一,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理希拉克、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挪威国王哈拉尔、新加坡国会议长陈树群、澳大利亚外长埃文斯等都欣赏和收藏了谢天成的画作。
在美国,谢天成担任了中美文化艺术交流促进理事、新奥尔良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现在,他又回到祖国。纵情于大江南北的山水之间,耳边听着优美的山歌,举目望着诗画般的天景,其思、其想、其情、其灵感,完全融化在青山绿水间,胸中已然形成一幅幅酣畅淋漓的画卷。泼墨淋漓写千秋,展示的是一种恢宏的气势,它属于谢天成。是谢天成做人的气,作画的气。早在1986年,海粟大师对谢天成就有一个定论:“吾弟泼墨山水气势不凡,其中有广阔的美学空间,逸气横流”,“天成终于成为属于他自己的画家了”。之所以得以成为与众不同的“这一个”,谢天成凭借的是一如既往的那种追求,那是一种希望对艺术精神本质感受的把握和一种对宇宙永恒精神的追求,那是一种希望对万物动与静、生与死的律动的理解与自身血肉灵性思索的揭示。正是这种追求,使谢天成的作品能在变化中显统一,于探求中见恢宏,真正包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那种天人合一的宏观境界以及于发展中得以升华的时代精神。
作者:陈竹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