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澜阁代表了湖区人民祈求平安的愿望。
小刘军 周斌 摄影报道
本报益阳专电(特派记者 周斌 小刘军)
自1986年以来,洞庭湖区一、二期防洪蓄洪工程及长江干堤加固、河湖疏浚、城市防洪等项目共累计完成总投资达120多亿元。至此,洞庭湖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与较强防洪能力的防洪排涝体系,使得湖区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记者昨来的好处。
安澜阁“安抚波澜”
刘志辉是沅江市城区水管站站长,这两天正忙于安澜阁的最后一道工程———迎接阁碑的安装。安澜阁是一座小型纪念园,座落在沅江市城区东边,阁底下是浩荡的南洞庭。安澜阁由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建设,取“安抚波澜、平安顺利”之意,主要是为了纪念洞庭湖一、二期治理工程完工,借以展示湖南人民治湖的光辉历程以及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凑巧的是,安澜阁与对面的小洲上一座9层的石塔隔水相望。据介绍,对面的石塔叫“镇江塔”,大约建于明清时期,据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我们沅江有一首民谣:荷花是从水里钻出来的,稻子是从水里长出来的,太阳是从水中升起来的,沅江人是从水里站起来的。”刘志辉介绍说,沅江已有年县治史,县治史也就是一部与洪水抗争的历史。“镇江塔”固然反映出了湖区人希望“镇”住洪水的美好愿望,但湖水多少年来依然时刻威胁着湖区人的安全。1996年的一场特大洪水,更是让地处湖区中心地带的沅江损失惨重。
1996年7月15日至18日,4天之内,临水而居的沅江地区洪水以日涨一米的速度猛涨垸设防高度平均为35米左右,而洪水高达37米多,绝大部分堤垸显露出空前的猝不及防。于是,沅江个垸子溃了个,使全市成以上的地方变成汪洋,万人遭受重灾!
全市首先溃垸的刘家坝位置,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沅江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李和平依然难掩其激动的情绪:1996年以前,距市区不远的刘家坝由于地处丘岗区,沅江对这类地区习惯于以岗代堤,以土代堤,只在几个湖汊与外湖接合处筑以单薄的堤坝。
大堤上筑起钢铁长城
洪灾让施的重要性。从1996年初冬至第二年,沅江在全市“北工南调”,从受灾较轻的大通湖垸调集近20万民工,自带行李干粮在沅江南部丘岗区的树林里拱建帐篷,拉开了大规模的造垸设防工程。长东起南洞庭之滨的琼湖书院,长堤蜿迮而行,经过白沙长河,西洞庭及资水沿岸,重又回归琼湖书院,形成长大垸完整的闭合圈。这一,仅长大垸就筑堤31.4公里,成为洞庭湖区抗洪史上的一个壮举。据悉,在十年的家园重建中,沅江全市用于固堤筑垸的资金已达7.61亿元,除长大堤外,还对公里垸堤进行了加固。我省对洞庭湖的水利建设建国以来从未停止过,然而正如省水利厅厅长王孝忠说的:洞庭湖洪患治理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抗洪能力已显著增强,但现实的危险仍在,潜在的威胁仍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