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朗小说王后”即将推出“彷徨三部曲”第三部《彷徨之山》85岁高龄的“伊朗小说王后”西敏·达内希瓦尔
《彷徨的赶驼人》
《沙乌松》
《天堂般的城市》
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意识形态领域与巴列维国王执政时期相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很多作家适应不了新的意识形态,或移居海外,或创作激情消退,鲜有优秀作品问世,西敏·达内希瓦尔却是一个例外。
西敏·达内希瓦尔(SiminDāneshvar)1921年出生于伊朗南部诗歌之乡———设拉子,为波斯文学博士,是伊朗现代文坛领袖阿勒·阿赫玛德(āl-e-Ahmad1923—1969)的妻子,二人是伊朗现代文坛著名的文学伉俪,在伊朗现代文坛上具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西敏·达内希瓦尔是伊朗最早从事小说创作的女性,成果卓著,被尊为“伊朗小说王后”。
1948年,西敏·达内希瓦尔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名为《熄灭的火焰》,引起较大反响。1961年,西敏·达内希瓦尔第二本小说集《天堂般的城市》出版,赢得广泛赞誉,其中中篇小说《天堂般的城市》是伊朗现代小说的经典篇章。在该小说中,作家以细腻的笔触、简洁流畅的语言描写了黑人女仆梅赫朗基兹凄婉的一生,整个故事可谓希望与绝望的交响曲。黑人女仆梅赫朗基兹在生活的苦难中始终编织着自己的梦,至死也没放弃对自由的憧憬,而另一边却是阿里少爷从童年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一步步品尝到生活的苦涩和人生的辛酸与无奈。真正奠定西敏·达内希瓦尔在伊朗文坛崇高地位的是其196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沙乌松》,该小说被誉为伊朗现代小说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至1989年的20年里印了14次,之后又多次再版。小说以1941年盟军为开辟一条从苏联到波斯湾的运输通道而出兵占领伊朗为时代背景,以革命家优素福的活动及优素福的妻子佐丽从一个普通女性成长为革命者为主线,反映了因盟军的占领而引发的民族冲突和社会矛盾。小说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与伊朗的民族尊严之间的对立冲突纠结糅合在一起,反映出作者内心对社会和国家政治的关注,这大概是西敏·达内希瓦尔在伊斯兰革命之后能够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伊斯兰革命之后,西敏·达内希瓦尔在1980年出版了小说集《我该向谁问好》,其中彷徨迷惘的主旋律已初见端倪。1993年,著名的“彷徨三部曲”第一部《彷徨之岛》问世,引起巨大反响。2001年,“彷徨三部曲”第二部《彷徨的赶驼人》出版。现在,西敏·达内希瓦尔正以85岁的高龄埋头于“彷徨三部曲”第三部《彷徨之山》的创作中。
20世纪的伊朗知识分子一直在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寻路”意识成为伊朗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20世纪的伊朗经历了四次重大政治选择:1905—1911年发生的立宪运动是伊朗现代史的开端,知识分子阶层将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视为一条拯救之路;1941—1953年,伊朗发生了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社会主义运动;1953年之后,伊朗走的是一条全面西化之路,经济飞速发展,但付出的代价是传统文化失落、社会道德沦丧,这让伊朗知识分子逐渐回归伊斯兰传统精神;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知识分子阶层成为革命领导力量宗教阶层的同盟军。西敏·达内希瓦尔的“彷徨三部曲”即是对伊朗知识分子寻路历程进行的反思。《彷徨之岛》以年轻女画家哈斯提与革命者莫拉德和主张传统宗教文化救国的青年萨里姆之间的情感纠葛为主线,对伊朗社会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彷徨的赶驼人》讲的是莫拉德牺牲了,萨里姆也未能与哈斯提终成眷属,而是娶了另一个他并不喜欢的女子,主张传统宗教文化救国的萨里姆处在新的彷徨迷惘中,这应了萨里姆在《彷徨之岛》结束时所言:“要走的路遥远又漫长,但不管有多少彷徨和迷惘,都必须走下去,因为重要的是理想。”其实,“寻路”意识本身就隐含着一种彷徨迷惘的状态。在西敏·达内希瓦尔看来,伊朗的知识分子一直处在彷徨迷惘中。西敏·达内希瓦尔并未对任何一种道路选择本身进行是非曲直价值上的评判,而是着眼于彷徨迷惘的寻路历程中寻路者们的精神魅力。这正是达内希瓦尔的深刻之处,也是其睿智之处。
我们期待着《彷徨之山》早日问世,以西敏·达内希瓦尔的功力,有理由相信“彷徨三部曲”将成为伊朗当代文学中史诗性的作品。在创作的同时,西敏·达内希瓦尔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并一直在德黑兰大学任教,是伊朗知识界尚健在的德高望重的教授之一。
穆宏燕(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东方室主任、伊朗文学专家)《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