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书已经成为新的腐败“增长点”。据计算,每年全国中小学教辅材料定价总额约600亿元,回扣率达30%.这就意味着,教学辅导资料的“腐败量”已达每年180亿元左右。
一本教学辅导书究竟可以含有多少“猫腻”?除滋生经济腐败外,教辅书之害还有多深?记者走访了广州市新华书店、购书中心及一些中小学,发现广大的消费者更担心劣质“课外书”教坏下一代。
教辅书利润有多大?
标价10元的书3毛就敢卖
“老师说最近又出了几本新的辅导书,我们好不容易才抽个空来买!”
前天中午,在广州市第47中学读初三的小陈利用午休时间与几名同学一起逛书店“,每人手上都拿着老师开的书单在书架前仔细地找。
笔者在新华书店、购书中心对购书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位学生中,60.18%的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购买教辅书,69.24%的学生每学期购买5本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于教辅书的消费能力惊人。如此大的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自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和出版商介入。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566家出版社中有约500家介入了教辅书的出版行列,而去年全国发行的教辅图书品种数在90000种左右。
教辅出版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一位出版业内人士告诉笔者,正规出版社出教辅书是微利,主要靠发行数量取得利润。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出版社违规把书号卖给书商,书商不在书的内容上下功夫,而是为取得利润,采取低成本、高定价、高折扣的策略,扰乱了市场。“有的教辅书甚至可以卖很低的批发价,从中让书商或学校、教育部门获取很高的回扣空间和获利空间。比如有些标价10元的书,实际上书商3毛就可以出卖。”
劣质教辅书之害有多深?
同质化题海使学生无从下手
日前,国家有关部委同时指出,教辅书已经成为新的腐败“增长点”。
据计算,每年全国中小学教辅材料定价总额约600亿元,回扣率达30%.这就意味着,教学辅导资料的“腐败量”已达每年180亿元左右。
“但这个危害可能还不是最深的。”广东特级教师尤彩云忧心忡忡地说,教辅市场秩序混乱的更大危害还在于降低了教育质量:它使某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形、责任心降低;它对题海战术助纣为虐,使学生的时间受到更为残酷的剥夺。
据了解,教辅书的泛滥,首先使一些教师不再认真研究教材,布置作业和训练也变得非常随意,以一两本教辅书就作为学生整个学期的作业用书。
其次,个别教师由于收受回扣而接受了推销的教辅书后,不得不把该教辅书作为指定用书,不考虑该书的实用性。
此外,由于复制程度越高、成本越低的书越容易挤进市场,所以,教辅书的同质化问题十分普遍。“书架上的书实在太多,内容又好像差不多,又不可能全部买下来,只能先粗挑出来然后再细选……不知道到底该挑权威名编的,还是名出版社的。”为孩子挑参考书的方叔说出了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心声。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消费者都对目前秩序混乱的教辅书市场表示忧虑。“过去一两本教参就已经使小孩子承担不小的压力,而现在是成千上万、眼花缭乱的‘题海’,而且‘海水’浑浊,不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如坠雾里,知识掌握不全不准。”不少家长直斥劣质教辅书不仅劫钱,还在坑害下一代。
怎样甄别良莠?
准确、实用是关键
自200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取消对中小学辅助教材审批后,仅中小学辅助教材,目前市场上至少有十余万种。该怎样治理这个市场呢?据悉,中央有关部门正酝酿彻底整治教辅材料市场,堵住腐败。
“这是一项值得期待的举措,政府应多方堵截劣质教辅书的流入。”省政协委员、广东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建议,一是政府要加大查处力度,斩断出版商、销售商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利益链条;二是完善教辅书的管理和订购制度,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权与命题权“套”上紧箍咒;三是建立教辅资料市场化秩序,脱离学校与教师的个人意志,让家长、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对马上就要参加各种关键考试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怎样在良莠不齐的“书海”中甄别优秀教辅呢?对此,华师附中教导处有关负责人建议,孩子和家长在选购教辅书时要以准确、实用为导购词。
“所谓准确,就是‘零失误’或‘失误极少’。”该负责人说,“选购时要挑信誉良好的出版社,并给出耐性多翻书本,多作比较。”
优秀的教辅书不在于价钱,而更重质量。质量包括能否与时俱进、能否贴近教材、能否贴近地域等,简单来说就是是否实用。“因此,学生要多留意书本的印刷日期、再版时间等,确保书本的实用。”他说。 (记者/谢苗枫实习生/吴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