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双鸭山市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运行年年均衡攀高。
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37.9亿元,销售收入9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2%和31.8%;创利润8.2亿元,税金7.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7倍和增长41.3%。 全市煤炭总量达1900万吨,其中地方煤炭突破700万吨。
截至2005年年末,全市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6项,完成技改投资额20.3亿元,同比增长90%,并有8个项目按计划投产。全年先后开发技术创新项目11个,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180万元、利润480万元、税金620万元。同时开发22个重点前期项目。
这是双鸭山通过采取政策扶持、领导包扶、挂牌保护、资金支持、信息提供和服务保障等举措,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开发新项目,强化产业、产品和市场优势的结果。
抓改革与两险并轨,整合老难企业、启动停产企业,使一批没有生命力的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目前,在9户重点停产、半停产企业中,啤酒厂通过招商引资启动了生产,白酒厂招商租赁重新运转,哈慈双鸭山制药厂基本启动生产,大器龙公司开始局部生产,光明精细化工公司即将通过竞拍产权改造启动,金安齿科公司完成厂房回收工作,正在通过二次招商启动。
双鸭山还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争取资金、招商引资、制度创新、技术改造、资产重组等途径,培育新生工业支柱产业。100万吨生产能力的建龙化工公司,80万吨炼铁高炉的建龙钢铁公司,100万吨采选能力的建龙矿业公司……一个集钢铁、煤电、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园区,业已在双鸭山市粗具规模。
在国家保电煤、保粮食运输等特殊背景及全省外运需求大幅激增、出关车辆每天减少1000节的情况下,这个市通过多方协调,将双鸭山市省重点铁路运输保障企业由上年的5户增至7户。为保证企业所需铁路车皮计划,市里成立了铁路运输综合协调办公室,在哈尔滨设立办事处,共为建龙集团、吉双公司协调解决车皮2300多节,从而使企业没有因产品积压而制约生产。
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双鸭山市先后为建龙矿业铁矿项目、方达选煤公司扩产改造等8个项目争取技改贴息资金200万元。并抓住省恢复扭亏贴息资金的机遇,为昌达公司、吉双公司等3户企业争取省扭亏贴息资金。
有8户企业入驻的集贤县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王晓明、市长滕喜魁多次前往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土地、资金等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些优质的服务,才使双鸭山市的工业企业无后顾之忧,得以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发展至今,全市地方工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0户以上。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年,市委书记王晓明表示,双鸭山工业将继续走国企体制创新、高新技术扩张、民营经济拓展、园区经济循环发展之路,力争全市工业以20%的速度增长。(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