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通讯员 嵇斌 记者 王茸)上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南京的农民工生存现状如何?近日,本报与团市委联合打造的“爱心桥”志愿服务公益栏目,在安德门劳务市场就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劳动用工情况展开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6份,回收230份。调查显示,农民工工资偏低且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障力度不够。
在劳动收入方面,60%的农民工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月收入低于500元的占7%;只有近20%的农民工表示,用工单位能够按时足额发放工资,44%的农民工表示用工单位偶尔不能按时或不能足额发放工资,还有36%的农民工表示,用工单位经常恶意拖欠、克扣自己工资;在问及“如果延长工时、休息日和法定假日工作,用工单位会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法”时,13%的被调查者选择“能正常足额支付加班工资”;选择“根据工作情况,有时能支付一定的加班工资”的占39%;而回答“经常拖欠或根本不予支付加班工资”的占48%。
在劳动关系方面,有43%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未和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保障方面,仅7%的农民工回答“用工单位主动在工伤、医疗和养老等方面投保,按时足额缴纳保险金”,还有35%的农民工认为,若自己在无投保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用工单位能够为自己支付相关费用,认为用工单位既不按国家规定投保,发生意外事故也置之不理的农民工占到58%。
在劳动权益维护方面,30%的农民工表示若发生劳动争议,会寻求法律援助,45%的农民工选择“自行协商”的方法,还有55%的人选择“忍气吞声,以保住自己的饭碗”;在回答“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方面,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时,5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济拮据,打不起官司”,33%的人选择“不懂法律,不会打官司”,12%的人选择“怕得罪人,不敢打官司”。
在个人生活方面,39%的被调查者认为阻碍就业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劳动技能”,30%的人选择“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在收入支配问题上,41%的农民工收入用于改善生活条件,32%的人用于老人医疗和子女教育,27%的人用来偿还债务;在子女教育方面,41%的农民工表示自己在哪打工,子女就在哪里的民工子弟学校就学,35%的人表示因经济困难子女不得已失学;在问及未来打算时,25%的人选择继续留在城市务工,15%的人表示要回到农村创业和居住,还有60%的人对未来迷茫,持观望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