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4月14日电 题:是机遇,也是挑战
——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的冷思考
记者 赵承、张泽伟
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历史赋予天津滨海新区光荣的使命——从自谋发展到带动区域腾飞。 展现在滨海新区面前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建立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
与当初开发开放深圳和浦东相比,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起点更高。但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建立一个高效、灵活的管理体制,是建设者们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范围内,包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各类功能区,如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另外还有天津市塘沽区、大港区、汉沽区3个行政区及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乡镇。
滨海新区不是一级政府,新区管委会是天津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职能是协调新区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和战略布局。据天津开发区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恺介绍,目前滨海新区管委会的正式编制人员40余人,只设有经济计划发展局、规划建设发展局、投融资发展局和办公室。滨海新区管委会没有负责区内行政问题和民政问题的职能,因此能将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同时保持机构的高度精简。
不过,当前滨海新区进入了新一轮的投资开发高潮期,新区下辖的多个行政区、功能区的发展积极性都很高,如何更有效地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避免出现争项目、争资金的情况,考验着新区管委会的执政能力。
王恺说,滨海新区目前的管理体制肯定不是最终的体制,但改革需要时机。他说,在现行体制下,必须处理好多种关系:滨海新区与天津市区的关系、滨海新区与区内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滨海新区内功能区与行政区的关系。
突破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发展瓶颈
很多人将天津滨海新区比喻为“北方的浦东”。王恺说,在经济总量方面,滨海新区与浦东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滨海新区的最大弱项在服务业,尤其缺乏像陆家嘴那样的金融功能。
天津市在最初规划滨海新区的时候,决定在这个区域重点吸引外资投向制造业,同时将天津市原有的工业基础向滨海新区转移。工业,成为天津滨海新区的优势。统计显示,2005年,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1608亿元、2108亿元,在工业总产值方面,滨海新区为3997亿元,仅略低于浦东的4241亿元。
另外,在引进外资的结构方面,滨海新区与浦东也有明显区别。入驻浦东的以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为主,而在滨海新区扎根的更多是制造业基地,二者对服务业的助推力是不一样的。目前,浦东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而滨海新区的这个比例在30%以下。
如何增加服务业的比重,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是滨海新区急需破解的一大难题。
目前,滨海新区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已经开始发力。今年2月16日,渤海银行正式在天津营业。渤海银行的开业结束了我国近十年不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历史。同时,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渤海产业基金,这家基金首期规模200亿元,是目前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一只产业基金。今年,天津还将努力争取国家批准一些金融机构,包括在全国率先成立社区银行、筹备东北亚银行等。
除了新设金融机构外,天津市已明确表示,要大力支持渤海银行、渤海财险等机构总部扩大资产规模,在天津市发展分支机构。同时鼓励总部在天津的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恒安标准人寿保险、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
担起辐射带动的重任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后,需要做的绝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提出比较早,但进展缓慢。环渤海区域涉及的地理范围太大,区域关联度不够紧密,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区长期难以产生一个地区公认的经济中心。
作为一个新兴的区域,滨海新区“羽翼”尚未完全丰满,自身实力尚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在环渤海地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呢?
专家认为,滨海新区的发展一定不能陷入单兵突进的局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优势,加快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以带动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果环渤海地区没有相应的城市群的成长,没有相应的产业群的成长,没有相应的产业生态的成长,就很难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说,从目前情况来看,要让滨海新区马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确实“为时过早”。要带动别人,自己首先要强大。
王恺初步描绘了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图:首先要实现京津经济的联合和互补,利用京津整体力量逐步带动河北发展,在京津冀实现一体化后,进一步增强与山东和辽宁等地区的互动与协作,实现环渤海地区的一体化,从而担当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