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韦铭)“买这部手机我才花了580元,但打这个官司我掏的诉讼费、交通费、通信费、误工费等已有1000多元,还不包括搭上的时间和精力,为的就是讨个说法。”昨天,为一块手机电池把江苏某知名手机经销商告上法庭的市民左海同告诉记者,今年1月6日他在珠江路某知名手机卖场买了一部价值880元的NEC166手机,后来发现手机电池不是原配的,待机时间很短。 他找到经销商要求赔偿一部新手机,经销商不同意,较真的左海同决定诉诸法律。
160元原配电池被替换
据左海同介绍,1月6日他买手机时就发现电池背面写有“非卖品”字样,营业员解释,手机和电池都是刚从包装盒里拿出来的,肯定是原厂原配。在左海同一再要求下,营业员换了一部,拆封后发现电池上还写着“非卖品”。考虑到这家卖场的知名度和手机经销商的知名度,左海同相信了营业员的话。但回家使用后他发现手机待机时间连一天都不到,他开始确认电池有问题,于是找到商家理论,商家坚持电池是原配。左海同来到NEC南京维修中心要求鉴定,工作人员拿出这款手机的原配电池说,这块原配电池售价160元,容量为700毫安。而左海同拿来的电池是深圳一家公司生产的,售价20—30元左右,容量600毫安。一业界人士告诉左海同,有些手机经销商会用厂家送的促销电池换下原配电池,把原配电池再当配件卖掉,从中牟利,但一般消费者很难发现。
经销商:卖的就是原配电池
记者昨天联系上那家知名手机经销商,该公司销售经理唐先生说,他们卖的手机电池肯定是原配,不知左海同的假电池哪儿来的,为息事宁人,他们才提出为用户换块新电池。但左海同说,他从NEC南京维修中心出来后再次找到商家理论时,营业员已承认电池不是原配,要给他换块原配的。在上法庭前他也曾到玄武区消协投诉过,当时经销商也向消协承认电池不是原配。记者发现,左海同昨天出示的手机销售记录里,电池型号、序号等大部分内容都没填写,按手机三包规定,这些都应由商家在销售时如实填上。
法院:审判结果会带来连锁反应
今年3月15日,玄武区法院开庭审理了左海同案件,现在审判结果还没出来。昨天,该案件审判长涂女士说,这个案件很典型,审批结果会在业界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很大,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可能把这个案子审判结果当成一个标准,所以他们很慎重。左海同说,正因为现在市场上假手机电池太多,而至今又没有一个消费者会为了一块手机电池和商家如此较真,但每个消费者同时也应该是市场的监督者,所以他决定吃第一只“螃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