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中国模式”触动朝鲜谨慎改革
朝鲜经济改革探索中启动(图)
最高人民会议明确发展对外贸易及“保障实利”的经济管理原则
4月11日,朝鲜第11届最高人民会议第4次全体会议在平壤召开,内阁总理朴凤柱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朝鲜今年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决定性”地发展农业生产,圆满地解决人民的粮食问题和吃饭问题。并强调要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现实的要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开辟对外市场,实现贸易的多样化和多边化。同时要不断改善经济管理方法”。尤其“在经济管理中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原则,又要保障实利”。
2005年3月,一名男子走过平壤一条宽阔的大街,身后是鳞次栉比的高楼。
朝鲜的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一直在进行当中,2002年7月,朝鲜公布了对经济生活进行改善和调节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改善措施”。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也一再向外界表示,朝鲜十分注意发展经济,以便更好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朴凤柱的讲话则为朝鲜经济改革奠定了重要的政策指导。
以农业为经济改革基础
朝鲜对农业一贯重视。韩国《东亚日报》报道,朝鲜于2005年初曾计划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租赁集体农场土地,并为此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研和考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该计划保留了一年,最近又开始讨论此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敦球研究员对此表示,第11届最高人民会议第4次全体会议向外界发出了比较明确的改革信号,这是在国家级别的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明确地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主题报告提出,强调把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到国家政策层面考虑。朝鲜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坚定不移的。
房地产改革逐渐启动
与农业改革方面的措施相比,房地产开发领域,朝鲜似乎脚步迈得比较晚。本月12日,一位熟悉朝鲜的消息人士称,朝鲜设立了一个叫“房地产开发科”的部门,并且从本月初开始,在各直辖市和道政府所在地召开了为期五天的生产单位实务负责人会议,让他们先学习新发表的房地产政策。
韩国媒体报道称,朝鲜正在酝酿的新措施包括个人可以长期租赁国有土地,对工厂、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征税等划时代性内容。消息人士透露,新措施可能还包括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可以取得道路开发及长期经营权、承认企业和个人开发销售的新公寓的所有权等。
此前,朝鲜政府也曾把国营商店、国营商场等“卖给”个人,但是,此次出售的对象已经扩大到国有土地。
李敦球研究员认为,朝鲜进一步采取经济改革措施,将会使法律产生变化,这会给企业负责人赋予更大的权力,并且会使企业和工厂更积极引进外资。
计划2022年成软件大国
作为朝鲜未来发展的三个重点之一,科学技术发展在此次会议上也被提及。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崔泰福在会议上做了《加快科技发展,大力促进强盛大国建设》的报告,被外界认为是朝鲜重视科技发展,迈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意志的体现。
朝鲜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一项战略性的目标是:到2022年使朝鲜成为世界主要的软件大国。朝鲜政府在2003年就公布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提升本国计算机研发能力的发展规划。崔泰福认为,朝鲜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用不长的时间把国家科技水平推向前进,但是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内阁副总理卢斗哲最近对朝中社记者表示,“建设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科技项目开发是当务之急,所以必须把我国建设成为软件研发的强国。”
李敦球研究员认为,朝鲜对科学技术的看重早已开始,这次领导人在重要会议上的报告是第一次正式形成国家的大政方针。从前主要是理念上的,而现在则在政策层面上把科技发展提高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高度。
“经济特区”尚在酝酿之中
这次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外贸行业,扩大贸易渠道和形式。舆论认为,这显示出朝鲜已经认识到在国际关系中,经济贸易联系的重要性。但是在与美国和日本关系没有改善的条件下,朝鲜在会议上没有明确提出与哪些国家扩大贸易联系。李敦球研究员对此认为,朝鲜很可能扩大同东南亚国家和亚洲其他国家的贸易,“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地扩展外贸渠道,赚取外汇。
对于媒体猜测的朝鲜“经济特区”计划,李敦球研究员表示,实际上,朝鲜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特区。李敦球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朝鲜就在东北部设立了“先锋-罗津贸易区”,但十几年过去了,该贸易区并没有发展到能够为经济发展吸引资金,提供技术支持。李敦球研究员认为,贸易区只是一块“试验田”。
李敦球说,最近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开城工业园”与经济特区也并不类似。园区内几乎都是韩国企业,还是一种韩国援助性质为主的工业园区,并不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但是李敦球研究员也认为,朝鲜没有放弃继续发展经济特区的探索,在未来的改革中,经济特区也是朝鲜的一个选项。
改革借鉴中国经验?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在几年的时间内,对中国进行了多次访问。最近一次在2006年1月。金正日沿着邓小平当年“南巡”的路线考察了中国最发达的地区。金正日前脚刚走,两个月后,朝鲜劳动党中央群众团体及首都建设部第一副部长张成泽,带着朝鲜30多位高层经济官员组成的专家团,再次沿着金正日的访华路线,对广州等地进行了为期11天的考察。
朝鲜官员对中国密集的访问使得外界对朝鲜改革“走中国道路”的说法再一次被高度关注。李敦球研究员认为,这种说法无可厚非。在政治、经济等层面上,中国是朝鲜最主要的伙伴。联想到金正日总书记和朝方高级官员来华,对中国进行全面考察,以及朝鲜改革政策的实践,也可以看出朝鲜改革的基本途径。
李敦球研究员表示,朝鲜的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是稳定的,期间有过几次小的波折和调整,但大方向没变,一直按照既定的改革路线往前走,并不断地借鉴和总结中国以及一些国家的经验,取得的成绩对朝鲜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按照这些指标衡量,与过去相比,可以说朝鲜的改革在向良性、健康的方向上发展。
但是李敦球也表示,朝鲜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障碍,特别是国际环境并不十分有利于国内的建设,不良的外部环境比国内的问题还要棘手。
文/本报记者 马晶 实习生张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