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记者最新了解到,青岛海军博物馆正在做全面扩建的筹备工作,新海军博物馆将分为北、中、南三个大区,由藏品展览、海军历史研究中心、小青岛旅游、海上展览和旅游服务5部分组成,从36300平方米扩到122544平方米,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军博物馆。 除了扩大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外,还要在保留现有博物馆展品基础上,向全国征集各种军事展品。其中,在潜艇展品方面,计划征集比现有展品更大的常规潜艇。1997年12月,记者曾经采访过青岛海军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田汝勤。当记者近日再次前往,田馆长已退休。据了解,馆藏的3000余件展品,都是由田汝勤馆长和他的战友们亲手征集的。
七次进京得镇馆之宝
在征集的所有展品中,镇馆之宝当属已故海军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大将的遗物。1993年8月的一天,青岛海军博物馆迎进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就是肖劲光大将的家属。尽管这是一次不动声色的特殊考察,但田汝勤还是得知他们意将肖司令员的遗物存放于博物馆。他们前脚刚走,田汝勤后脚就赶到北京。首批捐赠的是肖司令员生前穿过的衣服,其中有1955年共和国第一次授军衔时肖司令员穿的海军大将服,这也是全军仅有的一套海军大将服。此前,中国军事博物馆曾8次登门收藏都被拒绝。因为子女们认为:父亲当了30多年的海军司令,他的遗物应该属于大海,属于海军。
后来田馆长先后7次进京,把将军生前乘坐的伊尔—14座机、红旗牌防弹轿车以及党和人民授予的各种勋章等等诸多遗物全都安放在海军博物馆。
军博院落故事不少
青岛海军博物馆在莱阳路8号大院,这莱阳路原先叫海阳路,其实这座院落与中国海军一直有着很深的缘分。1929年6月1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设立了海军部,将原来东北舰队改编为第三舰队,其司令部青岛办事处即设在莱阳路8号。1933年8月,原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东北行营管辖的葫芦岛海军学校,迁址青岛改名为青岛海军学校,校址也在此处。
在这个大院里,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原海军副司令员邓兆祥将军。将军一生致力于中国海军建设,1950年8月,邓兆祥奉命在这里创建了海军快艇学校,并任首任校长。
张建华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