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浒传》讲述了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伟哥”引发一系列尴尬;《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兄弟”变成了“长江国际工商管理大学”的营销高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竟成了“文革”中的造反派,他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近日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书店和书摊发现,脍炙人口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现如今赫然有了“新的诠释”。
“解构”经典 肆意拼接
另类名著让人啼笑皆非
不仅四大名著,各种经典名著也被“披”上了新的外衣“粉墨登场”——杨子荣有了私生子;白毛女在《新版白毛女》中“摇身一变”成为商界英雄;孔乙己偷东西被解释为“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时髦的促销女郎。更有甚者,30余篇中小学经典语文教学篇目的颠覆版在一本《Q版语文》书中集体亮相。根据《西厢记》改编的《西厢奇缘》中,莺莺小姐居然和张生、皇上玩起了“三角恋”。而新近出炉的《金瓶梅前传》更是将人物故事进行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拼接和整合:武大郎成了身价千万的暴发户,对寄人篱下的小保姆潘金莲一见钟情,致使小保姆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学徒西门庆的纯真爱情受到严峻考验。
在北京的几家大型图书超市和书摊,这类图书有些摆放在醒目的位置,有些则散落在青少年读物、经典名著、文学新作、工商管理等货架中。书店管理人员介绍说,这类书“卖得都非常不错”,购买者大多是刚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这类书封面、封底醒目处无一不对该书的“出版成绩”大肆渲染:“销售突破一百万册白金纪念版”、“最畅销本土财经书”……有的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甚至将“阴损毒辣”之术当作人生处世宝典,一本书名为《王熙凤执掌红楼36招》的封底赫然印着:“将凤辣子制人攻心、行权用谋的一整套绝活悟透,学精,学到手,你将在现实的人生中,如同王熙凤执掌红楼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调侃”经典 指点“迷津”
如此篡改让出版商钵盈盆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界人士说,这两年来,图书市场中最热闹的、最离奇的事莫过于对经典名著的颠覆了,而令出版商们赚得个钵盈盆满的也莫过于此类图书。
名著改编类图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低龄读者的“大话语文”、“无厘头搞笑”类,一种是针对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的“大话”、“歪说”、“水煮”类。
第一类书针对的往往是课业沉重的青少年读者。书商利用青少年青春期的批判、怀疑与反叛的冲动,制造“大话语文”,调侃经典。《Q版语文》中,司马光砸缸后可以流出来7个小矮人、圣诞老人、机器猫、刘老根、西瓜太郎、流氓兔以及李亚鹏……《背影》中的老爸会唱“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在朝华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逗你玩系列——暴笑无厘头作品”中,《三国志》变成了古典名著的一颗《三国痣》,《西游记》则变成了需要笑声配合的《嘻游记》。
第二类书的读者往往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期待,急需在社会经验方面求得“指点”,正是在这种需求之下,一批“用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讲解现代商业原理和职场智慧”的图书“应运而生”。金源购物中心布老虎书店一位营业员说,以《水煮三国》为代表的“水煮名著”系列号称“以历史故事为底料,麻辣水煮风情的快意管理学”,是经营管理类图书中的“畅销书”,销售量一路飙升,高峰时期一天要卖出两三百本,占据畅销书榜首。
在一些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眼里,这类图书很好玩。在中关村的一家图书超市里,一个小女孩正捧着一本《漫画歪说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着,她说:“那种很正经的名著文字太多,书太厚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有笑话,要有意思得多。”女孩身边的母亲却发出质疑:“古典名著能这样改吗?孩子读这种书,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陆贵山对这类图书表明态度:“经典是两个很神圣的字眼。经典名著是我们的文化财富,是不容玷污和损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