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迅速上升,一季度的增幅是47.1%,为未来防止投资反弹带来压力——
昨日,胡锦涛主席在会见前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一季度大陆GDP增速达到10.2%。并表示“我们不希望也不追求有过高的速度,我们更看重的是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更看重的是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更看重的是民生的改善。 ”此前的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一季度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
中国经济依旧在高速路上飞驰,由此带来的问题再度引起政府的警惕和担忧,下一步如何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引人关注。
夏季高温还未到来,但这两日密集公布的经济和金融数据,就已经让市场真真切切感受到“热浪袭人”。
胡锦涛主席昨日会见前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一季度大陆GDP增速达到10.2%,该数值不但高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的9.6%,也高于去年2季度最高时的10.1%,更是比今年全年8%的预测高出2.2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在过去3年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长,而被寄予厚望的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要调整经济增长中投资、外贸和消费这三项的比重,变依赖前两者为三者均衡发展。但从数据上看,“三驾马车”换档的转变却未能尽如人意,前两者的热度依旧。
过热的数据引起政府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调控政策会不会再度拉紧?”这恐怕是市场目前最想知道的答案。
三驾马车尚未换档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外贸方面,一季度增幅保持在25.8%,比去年同期23.1%高出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前两个月增幅为26.6%,也比去年同期24.5%高出2.1个百分点。曾被寄予厚望的消费则是差强人意,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仅11.7%,同比还下降了0.2个百分点。
三驾马车依然呈现了不匹配的增速,外贸和投资依旧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这个内需政策的着力点却依然不振。
去年引发诸多贸易摩擦、为外汇储备增长贡献颇多的外贸顺差,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势头依然未减。2月份因季节因素降至24.5亿美元后,3月份猛冲至历史次高111.9亿美元。一季度顺差是233亿美元,同比增幅逼近30%。
另一个引起注意的趋势是,新建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一季度的增幅是47.1%,比去年同期还要高出2.5个百分点,这为未来防止投资反弹带来压力。而投资过热带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货币政策或将先行
上周五发布的央行一季度金融数据,部分解释了当前经济为何热度不减的原因。截至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4.7个百分点,而同期狭义货币(M1)的增幅只有12.7%,货币供应依旧偏高,依旧偏离央行目标。
“宽货币”的同时,信贷增幅一季度也有较大增幅,头三个月的人民币贷款新增1.26万亿元,已经超过了央行今年全年目标2.5万亿元的50%,也就是说,以此速度,今年的贷款增长将超过央行目标的一倍以上,达到5亿万元。
在多个数据热度不减的同时,市场开始猜测调控政策下一阶段将会拉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个经济学家表示,金融宏观调控将先行一步,而货币政策紧缩的乌云已经开始盘聚。
在经济学家的多个建议当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上调利率、加快汇率改革以及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都成为可能之选。其中,经济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对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同时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当前外汇占款增加、央行大量短期票据到期和贷款大量增长以及市场流动性明显偏大等多个难题,专家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同时,经济学家也表示,导致信贷过快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低利率政策,部分专家认为,如果依旧保持利率过低,固定资产投资反弹与房地产投资过热的压力将继续存在。
此外,专家还认为,央行还可能加大“窗口指导”,推动金融机构优化贷款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记者 禹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