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铺变身高科技公司骗财百万
一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成员达十余名,并长期以经营“纳米化钛膜”为由,先后在昆明市区内对部分企业实施诈骗,诈骗金额高达100余万元的犯罪团伙,终于落入法网。昨日,公安机关向媒体通报了该案,并希望受骗单位到公安机关报案,指认犯罪嫌疑人。
莫名成了“云南总代理”
2006年2月10日,昆明某经营乙烯产品的公司(以下简称乙烯公司)接到一自称是湖北三峡峡江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公司)业务员的电话,这名姓安的业务员在电话中称,该公司有一种叫“纳米化钛膜”的新产品。这种产品是以高科技的优质原材料以纺织的形式精织而成,有耐酸、耐碱、耐高温、防静电特点;能以膜代铜。广泛用于化工、石油、特种养殖、火药生产加工等,用途广、销路好。该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想与乙烯公司进行合作,把乙烯公司列为“云南总代理”。安某在电话中说,三峡公司已经在云南各地州做好了前期宣传广告。
2月28日,乙烯公司收到了三峡公司寄来的制作精细的产品介绍、价格表、委托书以及一小片“纳米化钛膜”样品等资料,称有人要货就与三峡公司的夏副总经理联系。
3月13日,一个姓伍的鱼苗老板打电话给乙烯公司,说他在曲靖看见了广告,现在急需要5000米“纳米化钛膜”。随后,伍老板派了一个姓李的技术员来到该公司看样。看完样品,“李技术员”当着工作人员的面打电话给伍老板,称他看见的“纳米化钛膜”质量很好。伍老板当即在电话中就订下了4000米,给出了每米25.4元的高价,但要求一周内交货。乙烯公司查看了三峡公司的报价表,上面标明“纳米化钛膜”出厂价为21.4元/米。也就是说,只要这笔生意作成,转手就可以赚1.6万元。乙烯公司当即就与夏经理取得了联系,夏经理表示,可以按出厂价给他们发货。
“人要走运,谁也拦不住”。3月17日上午,一身着军装、自称某部队军需处的“李处长”来到该公司,也称其在曲靖看见了该公司的广告,现在他们急需1万米“纳米化钛膜”,最少也要5000米,而且在一两天内就要交货。
看到这样好事“接连不断”,乙烯公司还是隐约地感觉到了不对,但想到高额的利润,他们没有马上答应“李处长”,而是打算先把“吴老板”的4000米搞定再说,毕竟是第一次销售这样产品。与此同时,夏经理打电话告诉该公司,称其要的货已经到了呈贡,让他们带上现金找一个姓赵的“科长”提货。为了慎重起见,乙烯公司坚持只先付一部分。经过协商,双方最后在电话中达成先付四万元的口头协议,但夏经理要求他们写下一张剩余款项的欠条,并附上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和总经理身份证复印件。
中午,他们驱车来到呈贡找到了“赵科长”。“赵科长”的工作做得很“周到细致”,他早就找了一辆面包车,货已经堆码好了放在车上。乙烯公司随即付清了四万元现金和其他材料。
当他们把货拉到公司打电话叫“伍老板”来提货时,却发现无论怎样也联系不上“伍老板”。“伍老板”不在,还有“李处长”,但是,“李处长”的电话也同样“暂时无法联系”。乙烯公司看到三峡公司的产品介绍上写有“保证存货退货”后,分别拨打了“赵科长”和“夏经理”的电话,但同样联系不上。乙烯公司此时发现不对头,急忙将货打开查验,发现规格为每卷500米的货物其实只有100米。乙烯公司带着样品走访了许多三峡公司所介绍的行业,都说不需要这种产品,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人是一伙的,设计好了连环骗局对他们进行诈骗。乙烯公司随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生产厂家”是肉铺
该案引起了官渡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的高度重视,因为近几年来连续接到过多起类似的案件,被骗的单位多则几十万,少则上万元。仅去年就接到报案20余起。但由于犯罪嫌疑人每次得手后就更换手机号码,且使用的身份证、名字都是假的,作案后马上消失,这些都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根据报案的情况分析,这是一个较大的专业诈骗团伙。
民警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所谓的“纳米化钛膜”其实只是普通的尼龙网,市场上的价格仅为每米3元,而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厂家地址经过调查是湖北宜昌一家卖猪肉的小店。但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很快,湖北人曾中华、莫开枝、杨新红、蔡中友、刘军等嫌疑人被警方纳入了调查范围。
3月28日晚18点30分至22点,民警分别在昆明某小区内抓获了曾中华等9名犯罪嫌疑人。民警连夜突审,到29日中午,9名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民警在审讯中发现,该团伙组织非常严密,分工明细,成员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只与中层单线联系,中层也只与自己的下层单线联系。下层人员(即马仔)一般就是冒充业务员、技术员等,中层成员专门收钱,然后交给老大。
据该团伙的下层成员交代,他们自2002年开始在云南行骗以来,还没有见过真正的“老大”。让民警们感到困惑的是,抓获的中层成员在审讯中,闭口不提团伙“老大”,不向警方提供任何关于老大的线索。他们为什么要揽下所有的罪名呢?
被抓每年给3万
专案组民警根据自己掌握的线索,认定该团伙的主犯——杨爱华(湖北人、男、39岁)居住在湖北宜昌。4月初,民警赶赴宜昌对其实施抓捕,但杨爱华已闻风而逃。
为了让杨自动现身,民警在昆明制造了专案组成员已经回到昆明的假象。嫌疑人曾中华的妻子随即与杨的妻子(两人系亲姐妹)联系,并告之了这一情况。潜逃到外地的杨爱华得到消息后,于4月10日下午4点放心地回到了宜昌。6点,“从天而降”的民警将其抓获。让专案组民警有意外收获的是,从昆明逃回宜昌的嫌疑人李铁山也同时落网。
据专案组民警介绍,当民警把主犯杨爱华的照片拿给其他成员看时,他们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看到“老大”落网,他们才交代,原来杨爱华曾经向他们许诺过,一旦他们被捕,杨每年给其家属3万元的生活费。
马仔人手一份花名册
记者昨天在该案的卷宗中看到很多本手写的花名册,上面有企业的名字、地址、电话等。据介绍,该团伙的马仔人手一本,他们从电话号码本上抄下各中企业和公司的联系方式,然后不断地打电话、寄资料,遇到有“苗头”的,其他成员就马上出动。当然,他们也有“失手”的时候,一些认为“纳米化钛膜”没有市场,或根本就不相信“纳米化钛膜”的企业,就没有上他们的当。
据悉,该团伙在昆明通常以“驻军某部军需处处长”、“富源县白马水库鱼业养殖场场长、副场长、技术员”、“中石油西南勘探处72分队队长、科长”等名义对企业实施诈骗,一般使用“曾中强、林卫东、林志雄、赵燕林、蔡明、李有才”等假名。警方希望有类似被骗经历的企业或公司,到公安机关报案,官渡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电话:0871—7012467。
记者 孙文洁/文 实习记者 陈昱州/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