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4月18日讯长江、淮河、新安江……大大小小300多条河流纵横流经皖境。如何让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搭上水上“高速公路”?
“十五”安徽水运,呈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2005年底,全省民用船舶运力达1371万载重吨,比“九五”末陡增3倍,跃居全国前列。 航线船行如梭,江河“流金淌银”,为安徽奋力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江淮水运异军突起
大江茫茫。浩淼的江面上,运输船满载货物,排成一线,不见首尾,迤逦延伸至天边……今日的八百里皖江上,如此风光随处可见。同样,在滔滔淮河、浩浩新安江,船如过江之鲫,货物流转如飞。
“十五”期间,安徽水运犹如斜刺里杀出的一匹“黑马”,港口吞吐量2003年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1.13亿吨,之后一年一个台阶,到2005年达1.72亿吨,居全国第九。
安徽一省兼有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加之河汊密布,湖泊众多,水运发展得“先天之利”。一江春水向东流,条条江河正成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天然通道。此外,汽车、冶金、石化、水泥、建材等重化工行业,已成为我省沿江支柱产业。运量大、成本低的水路运输,与这些沿江经济“亮点”正好匹配。
大力发展现代水运业,成为我省打造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天然优势,并不意味着必然的“胜势”。我省大力推进航道等级化、船舶标准化、港口机械化,将安徽水运送上发展“浪尖”。5年间,全省水运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改善航道里程116公里,新增港口通过能力8000万吨,累计维护航道里程11783公里,合裕航道、颍上船闸、蚌埠新港等一批重点项目接连上马。
条条水上“高速公路”落成,成为安徽物流大进大出最便捷的走廊。艘艘现代化船舶下水,让安徽的资源、产品通江达海,换来滚滚财源。
皖江命脉生机勃发
“十五”期间,“海螺”通过皖江运输的水泥,超过4000万吨。目前,这家企业的自建码头,遍及马、芜、铜、宜、池州等市,蓬勃发展的皖江水运,让企业在沿江扩张“如虎添翼”。
长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皖江水运,成为安徽水运的最大“亮点”。“十五”期间,我省一方面配合国家整治皖江航道,一方面在芜湖、马鞍山等市大力建设集装箱、矿建材料、油品、煤炭等现代化专用码头,建成沿江五港港区专业化泊位。2005年,我省沿江港口吞吐量超过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11万标箱,较“九五”增长400%%。马、芜、铜、宜成为长江重要的综合集散枢纽。马钢、海螺水泥、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等销售超百亿元的沿江企业发展壮大,日趋发达的皖江水运功不可没。
除了皖江干线,以合裕航线、芜太运河、滁河、涡河、浍河等主要河流为基础的安徽航道网,上抵云贵川豫,下达东南沿海,全省222条航道(线),正成为我省外向经济交流的一条条水上高速“传送带”。
我省着力建造上规模、有特色的安徽船队。省港航部门与银行、保险公司合作,以船舶所有权抵押方式,为船民船舶升级提供融资。同时,积极开展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目前,全省民用船舶的平均吨位,已由“九五”末的140吨,提升至410吨。此外,我省水运市场以散货船居多,容易造成恶性竞争,我省正大力鼓励发展集装箱、油品等特色运输,不断优化水上运力结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让安徽水运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省海事局局长蒋同富说:“我们必须充分发掘安徽内河航运潜力,早日将安徽这个水运大省铸造成一个水运强省。”
水上跨越指日可待
安徽水运的宏伟发展蓝图已初步展现:到2010年,我省将改善航道里程550公里,使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4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过3.3亿吨,其中长江2.9亿吨,初步建成长江水系现代化、专业化运输系统,预计总投资120亿元。
“立足大流域,建设大水运,发展大交通,构筑大产业。”“十一五”期间,重要航道、主要港口、专用船舶等建设将进一步“提速”。长江、淮河、合裕线、芜申运河、沙颍河“两干三支”水运主通道,和涡河、浍河、兆河-西河、青弋江、新安江五条区域性重要航道,将搭建起安徽航道主骨架。长江干流港口、合肥港集装箱码头,蚌埠新港二期……一批港口和船闸的兴建和完善,将使我省水运基础设施“脱胎换骨”。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继续加快推进,到“十一五”末,我省船舶保有量达到1500万载重吨,基本实现淮河、长江主要干支流船舶标准化。
同时,水运建设,将与公路、铁路和航空建设协调、配套,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水平。我省通过发挥沿江区位和岸线资源优势,更有力地托起一条现代化沿江产业带。通过芜申运河,船舶可以从长江直接进入太湖,带动沿线经济的腾飞。马、芜、铜、宜地区,借助八百里皖江率先崛起。依托淮河输煤大通道,两淮一蚌城市群也将快速成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十一五”,随着异军突起的安徽水运更上层楼,安徽东进借力的平台将更优,奋力崛起的步伐将更快。(吴晓征、吴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