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我知道,谷歌是谁?对无数早已熟悉又喜爱Google的网友来说,“谷歌”一出,“晕倒一片”。
日前,Google高调举行发布会,宣布其全球范围内惟一一个非英文的名字——“谷歌”。全球CEO埃里克·施密特首次访华、亲手拼起“谷歌”的七巧板,如此大张旗鼓,显示了Google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给Google起中国名,成为Google本地化的重要标志。 但正是闪亮登场的“谷歌”,透露出Google的中国本土化之路或许仍很漫长。
据媒体报道,“谷歌”是Google中国员工通过数轮投票遴选出来的,引申为“播种与期待之歌,收获与欢愉之歌”。这一寓意深长的名字,却让网友感觉意外和陌生。有网友毫不留情地说,搜索引擎说白了就是一条狗,这条狗帮助我们搜索互联网,我们喜欢它,所以叫它“狗狗”“古狗”,可它现在自命不凡,给自个起了个名字叫“谷歌”。还有网友调侃说让人想起“李谷一的歌”,“Google要投资田园事业”。
对Google管理者来说,“谷歌”承载的意义非同一般。Google对自己的中文名字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很好地体现Google公司的特质,创新、朝气、自由、活力,体现一种无国界的,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特质。这种特质,就是我们“想象中的Google”。说起Google,我们会想起硅谷,仿佛看到年轻的比尔·盖茨、杨致远穿着便装,在明亮的办公室里为一个新软件的诞生兴奋不已……而看到“谷歌”,我们的思绪似乎回到从前,眼前浮现出身着长衫的余秋雨教授语重心长的讲述“秋雨时分”……
第二个要求是,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名字,中文名字绝非是对Google发音的简单“汉化”,一定要体现中国的本土特色,体现富有本地化的精神。以这个标准衡量,意为“以谷为歌,收获之歌”的“谷歌”,没有什么中文典故和出处,也不够直观易懂。相比之下,源于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的“百度”,似乎更能体现其搜索引擎的产品功能。可以说,Google公布中文名字后,才显示出百度更懂中国心。
也许是“百度VS谷歌”的文字优势增加了李彦宏的底气。他放言“5年后的Google就是今天的雅虎”,理由是跨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上能否成功,关键是要看其本地化是否彻底。跨国公司本地化,名字只是一个开始。成功者如“可口可乐”“宝洁”,背后是产品、人才、市场等策略本地化的成功。而雅虎中国走麦城,很大程度上是产品本地化不够。而“谷歌”的诞生,从一个侧面说明Google本土化还停留在“半调子”的水平。
“谷歌”二字难以贴近中国普通人对IT文化的认同,与Google形象不协调,也许只是“起名失误”。但如果Google整个本土化战略都像“谷歌”出台一样,由不懂本土的人来做本土化的最终决定,那真让人担心Google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雅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