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俄双方签署中俄能源合作协议
中新网4月18日电最新一期《瞭望》周刊载文指出,2006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对外经济合作的关键一年。中国在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中,也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2006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基本结束,新的游戏规则、更激烈的竞争将使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更加困难。
文章称,春季外交,是落实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的经济外交。中国领导人所到之处,均重申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表示要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适当扩大进口,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进口。继续积极利用外资,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其他国家建立加工基地等。
温总理访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着力推动具体经贸合作。澳、新是资源大国,技术先进。中国则有广阔的市场,有各种人才。中澳、中新互利合作潜力巨大。温总理与两国领导人就加强在经贸、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务实和建设性的讨论。作为访问成果,中澳、中新决定加快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澳同意争取在1到2年时间内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新谈判争取在1到2年内达成一个全面、平衡、高质量、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协定。
文章指出,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对原材料以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能源消费在未来20年中将翻一番,这对中国构成巨大挑战。一方面,中国立足国内,节约能源消耗,利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另一方面,中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和天然气。而澳大利亚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出口,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矿产资源出口国。因此中国和澳大利亚在能源领域可以相互合作。
在温总理访问中,中国与澳大利亚宣布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资源合作关系。中澳在进口澳铁矿、天然气以及在铝矿、火电技术、风电、农业合作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双方还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定。温总理还提议,中澳、中新应加强优势互补,在加强农林牧业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要在环保、生物、信息技术等领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