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特区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从农业、水利、交通、司法、民政、文化、广播电视等20个部门抽调64名骨干,组建“三农”服务团,围绕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发展生产的能力,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 目前万山特区“三农”服务团已为全区农村协调帮扶资金94万元,为群众办实事37件,现场解决突出问题182次,修建引水灌溉渠道5225米、防洪堤350米,修复堰堤13处、堡坎8处,维修渠道10处5600米,渠道清淤16条5.8万米,新打通引水隧洞70米,组织宣讲辅导25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2次,播放现代远程教育和其他科教片45场次,印发各类资料3万多份,赠送图书400多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52次,设立咨询台28个,向群众提供法律、科技等咨询1.2万人次。“三农”服务团是万山特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正日益显示出来。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历史时期,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农村税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2005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万山特区成立“三农”服务团,并长期坚持下去,不仅是一种延续先进性教育的方式,而且是地方党委、政府抓农业、农村工作,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机制创新。它对于农村社会具有以下功能。
一是输入功能。“三农”服务团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法律咨询、医疗救助、项目帮扶、致富信息、文化书籍以及教育和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这种支持性输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新的能量。
二是互动功能。“三农”服务团直接深入农村社会的最底层,倾听群众呼声,把党和国家扶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良性互动的平台。
三是绩效功能。长期以来,农村的基层组织及其村组干部,对农民提取的多、给予的少,导致他们在农村的威信不断下降,其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减弱,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组干部的工作也应从提取型向治理型和服务型转变。但是由于农村社会内部的弱质化,政治动员力的减弱,以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他们无力创造绩效,以取得农民群众的认同。“三农”服务团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通过“三农”服务团的技术培训和项目资金帮扶,切实解决部分群众致富难、引水难、饮水难、灌溉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弥补了基层组织绩效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
作者:张进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