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药代表讲述行业内幕
药品经销商张明(化名)说,他干了15年才摸出医药行业的深浅来,而今,他越做越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他打算退出“江湖”。
因为无法忍受良心上的谴责,张明找到本报记者,决定讲出他所了解的医药行业内幕。
张明说,药品的商品名是最具欺骗性的。一种普通药品,取个好商品名、换个包装,就能身价倍增。
“梅花K”诞生
2003年,张明在咸阳做医药产品生意的朋友在打牌时,突然萌发以梅花K来命名药品的想法。
当时,治疗性病的药品比较畅销,张明的这个朋友先把自己的梅花K定位为治疗性病的药品,然后就去网上找性病药品的生产厂家。最后,相中了广西一家制药厂一种叫黄柏胶囊的药品,当时该药已经有了批号,但销量一般。
找到这家企业并谈了合作的事情后,他朋友与药厂达成一致意见:药厂负责梅花K的商品名审批,并扩大黄柏胶囊的中药疗效,他负责把药品推向市场。
最后,该药厂没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核就擅自在药品中加入了加速疗效的西药四环素(这在医药上是不被容许的,但在制药业却是常用的方法)。
就这样,一种名为梅花K的药品诞生了。经过一番运作,很快梅花K就风靡全国,当时慕名来做二级代理的药品经销商络绎不绝,其中湖南株洲的一个药品商拿了15件货。由于药厂疏忽,加进的四环素已过期,结果湖南有几名服该药的患者出现了异常反应,有的患者甚至丧命。当时药监部门以假药案处理了这起事件。
改名三招
张明说,实质上这就是“一药多名”造成的,这种药品经销商与药品生产厂家非常普遍的做法,就是利用了国家在相关政策上的空当。
首先,利用消费者对于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的混淆,将一种很常见的普药改换名称、包装、剂量,以新药的姿态加高价格后再出来糊弄消费者。
其次,在药品中非法添加某些加速药效的成分。
其三,药厂可以把一种药品通过改换名称、重新包装后,以高、中、低3种价格给不同的经销商代理,以此来垄断市场,并获得不同的订单。不明白其中猫腻的消费者,很容易出现重复用药的危险。
改头换面
张明说,“一药多名”在药品里很普遍,随手拿出一瓶药就能看到,醒目的是药品商品名,而药品通用名却比较小,文字颜色较淡,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忽略它。
比如,仅六味地黄丸就有300多个生产厂家在生产,而这300多个厂家又都可以重新申请商品名称。天麻胶囊大家都知道是治疗风湿、痛风的药物,而吉林某家公司却给其改了个川风金骨宁的名字,换上精美包装后,价格也由三四元涨到了100元左右。药厂就是用这种办法来处理卖不动的药品的。
申请一个商品名,费用不到2000元,而改换包装的费用也只占到整个药品成本的1/4不到。据张明推算,六味地黄丸就可能被300多个厂家制造出上千种不同商品名称来,而中国近14万个获得批号的药品,一个批号按3个名称计算,就可能衍生出几十万个的药品名称,有的连医生也分辨不出。用他们行业的话说,就是5000家药厂糊弄了12亿消费者。
据张明说,药品经销商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医院这道关卡至关重要,打通这个关卡先得出“血”。一般情况下,给分管药品招标的院长1万元好处费,给药剂科的负责人3000元,给医生10%-15%的开单利润。这在行内,是心照不宣的规则。
贵药好卖
有的医院很挑剔,要看药品的名称、价格的高低,太常见的名称、定价太低的药品医院都不太愿意接受,他们愿意接受那些在外面药店很难见到的药品。
所以,药厂在向物价局报成本时,会想尽办法往高报,价格定高了,医生才高兴,经销商也好做。比如给四环素起个洋名称,让这种拥有洋名称的四环素在药店绝对见不到,只进医院,在医院打一针就是200多元,事实上在药店只卖几块钱。
名称的变换,蒙蔽了患者的眼睛,也遮盖了医生的肆无忌惮。
一年前,张明向首府一家医院推销了一批石斛夜光丸,定价是9元钱。两个月过去了,医生没开出一单。后来,他们改变了策略,重新报批了商品名称,价格定为49元,结果,一个星期就有1000多盒的销量。
抗菌药多
记者在采访首府一家医院时,该院药剂科工作人员王华(化名)爆出了更大的内幕。她说,在她工作的十几年中,药类换名最多的莫过于抗菌素类药,因为这类药用量最大,而对于市民来讲,其药用化学成分名称难以看懂。比如百姓最常用的抗菌素——青霉素,80万单位的1支青霉素才0.50元,可当它的名称变成美络西林纳(半合成青霉素)时,其抗菌领域虽然宽了一些,可药价也直线上升,1克的美络西林纳1支出厂价为8元左右,而医院卖到患者的手里时,药价已翻了两倍多,变成28元/支。
王华说了一件让她记忆最深的事,某内地药厂生产的先锋必素+舒巴坦是先锋霉素的第三代产品(名字已换了3次),属于复方抗菌素类药,也就是先锋霉素加了1味药。按照常人的想像,先锋霉素比较便宜,两克也就5元-6元,加了1味药,可能也贵不到哪里去(两克/支先锋必素+舒巴坦的出厂价为8元-9元),但这种药到了患者手中时,其两克/支的价格已涨到75元。
在他们医院,仅这一种抗菌素一个月的使用量为1万支左右,1年下来就是近800万元的药费。
月入上万
经过改换的抗菌素的临床效果的确比同类药好,可为什么它的终端消费价格要比出厂价高出9倍-10倍呢?王华说,首先,这75元扣除厂家的8元成本,还有67元。这67元的分配是:医生提成25元,医院提成10元(15%)左右,剩下的30元左右,医药代表要打点医药公司、药剂科库房、各药房负责人、统计员等人。
这个链条中,哪一个环节出了故障,药都不会销得很顺利。如果医药代表没给药剂科库房打点,药剂科库房就不会向上申请购买这种药的计划;如果没给药房的人打点,药房会告知患者没有这种药。甚至连开这种药处方的大夫、统计处方数量的人,也是一张处方单0.50元。
虽然最后落到医药代表手中的利润所剩无几,但医药代表靠的是走量,即便这种药最后医药代表手里只剩下1元利润,一个月下来,他也能净赚1万元。
现在的销药形势是,有五六种同类甚至同名但不同厂家的药,都千方百计进同一家有名气的医院,僧多粥少,销药竞争非常激烈。一名主治医生的工资每月不过2000元左右,可他在处方药品上的收入多则每月两万元,少则每月1万元不等。所以,医院里的主治医生,开私家车、住高层的已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大医院都很普遍。
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实“一药多名”并不完全是药品生产厂家或经销商的错。目前,国家七八个部门同时管理医药,各部门管理不配套、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留下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另外,医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一些已被限制价格的药品不开处方,使得生产低廉药品的厂商为了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不得不把药“改头换面”,勇过“关卡”。
本报记者 甘露 唐成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