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讯(记者 刘大正) “出海十多天只能赚回几百元辛苦费,打鱼赚的钱都让高油价给吃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由于柴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致使渔民生产成本上升,目前该市已约有三成的渔民无奈晒起了渔网。为了鼓励渔民出海作业,该市目前已在研究制订渔船专项燃油补贴措施。
这两天,记者在青岛小港码头看到,停靠在码头周围的渔船已经连成片。一位渔民告诉记者,有的渔船已经停靠多日了。“柴油太贵了,海情也不好,活不好干啊。”一位从事渔业捕捞多年的船老大向记者吐起了苦水。船老大张师傅告诉记者,就拿他250马力的渔船计算,出海10天左右一个航程,一个航程至少要烧3吨油,在春天一个航程下来作业总产值也就3万多元,过去还有些赚头,但现在就不行了。以现在的每吨5200元计算,仅油就要花费20800元,另外还有生活费、人工费、备件费、渔船折旧费以及各种管理费等还要1万多元。“万一遇到海情不好,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会往里赔钱。”他说。
据了解,国内成品柴油的价格已经从去年的每吨3600元涨到了目前的每吨5200元以上。燃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渔船整体效益下滑,这也使得渔民生产积极性降低。据了解,目前全市出海作业渔船航次同比减少了三成左右,尤其是一些大马力渔船停港待产情况更为突出。
对此,青岛市海洋与渔业的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渔业资源的减少已使渔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柴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无疑又给渔业生产“雪上加霜”。不过,为了鼓励渔民出海作业,该市目前已在研究制订渔船专项燃油补贴措施,从事近海捕捞、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都将以优惠价购买柴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