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至2005年,莱州市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共计4亿多元,
2005年6月,总投资6.1亿元的莱州港5万吨级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开工,
2005年12月,总投资6.7亿元的烟潍公路莱州段拓宽改造工程开工。 记者 王军华 通讯员 徐旭明 祝建奕 鞠中达
资金匮乏历来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莱州市犹为突出。巨大的资金缺口横亘在建设者的眼前,成为莱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又不得不面对的瓶颈。在过去的三年里,莱州市创新思路开辟了全方位、多渠道、行之有效的融资渠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
截止到2002年,全市1700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化率不足20%,1000多个行政村未通等级公路,这严重制约了莱州市农村的发展。把农民致富路修到家门口,把企业发展路修到厂门口是遥不可及的梦吗?
把“动员全社会力量”的文章做好
“村村通”工程编织农村富裕之路
大台头村是莱州东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山清水秀果香,在村后山上郁郁葱葱的绿荫中,既有元代道家修炼的圣地神仙洞,又有佛教的资圣寺遗址。秋至霜降之时,漫山火红的枫叶为古老的山村又平添一份诗意,莱州乃至山东省最早的矿泉水--神仙洞矿泉水公司就诞生在这里。以优质的水土为基础,勤劳的村民种植了大量苹果、蜜桃、葡萄等果品,每当收获时节,瓜果飘香。
虽离城区不过十华里,但由于交通闭塞,村民进城都要绕行三十多华里沙土路。盛产的瓜果也常因外运的路颠簸而比本镇其它村每斤少卖两三毛钱。因崎岖的山路难以进入车辆,旅游开发也成了一句空话。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转变观念,把公路建设由单纯的政府部门行为转换为社会行为,才能快速启动农村公路建设的引擎。自2003年开始,在全市国省道进行拓宽改造的基础之上,莱州市交通部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始了全市农村公路改造的背水一战,为解决资金困境,创建了镇村自筹资金+争取上级资金+社会捐助+市政府补助的四方参与机制,当所修公路途经那个村镇,市交通局充分利用国家和上级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给镇村以一定比例补贴的方式进行农村公路改造。
随着一条条水泥路、柏油路的延伸,老百姓心情舒畅了,而更多的老百姓着急了。“原来都是老百姓出工或集资修外边的路,现在呢,是我们出钱修家门口的路,修眼前的路,上级政府还给补助,咱们也得争取”。眼前的实惠大大调动了百姓修路的积极性,自2003年开始,农村公路改造的“主角”成了各个行政村,在村民的强烈积极性“压迫”下,是否修路成了验证村干部工作的“尺子”。一场由村民到村长到镇长参与的农村公路改造大战开始了。以前在修路过程中出现的因拆迁、补偿而发生的纠纷也大大减少,修路成了真正的富民利民工程。大大小小的村办企业,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主动送到村里。为节省资金,加快修路的速度,同时解决修路的原料问题,莱州市交通部门不仅成立了自己的修路队伍,还引进市外资金成立了沥青场。2003年莱州用于农村公路改造的资金达1亿多元,硬化里程达122公里。2004年,莱州市农村公路硬化里程就达到300多公里,而2005年则达到310多公里的历史新高度,3年时间内投入资金4.7亿元,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
柏油路修到了大台头村,修到了村后的山上,客运班车随即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农民进城只需20多分钟,收瓜果的大车也可以直接开到地头,果子不再少卖钱。大台头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瓜果村”、“旅游村”。
日前,烟台市农村公路改造突破七千公里建设大会在莱州举行,这不仅是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里程碑,也昭示着莱州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的新跨越。如果把莱州市农村公路改造过程中动员全社会力量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针对农村的特点,把“眼前利益”通过政策等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深入人心。
莱州港处于渤海湾可建深水港区域的最西端,也就是说它是距山东内陆最近的深水港,依靠优越的区位优势,港口吞吐量猛增,自2002年起港口运营常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但由于资金无着落,扩建计划搁浅。
瞄准大投资商的投资欲望
莱州港资本市场博弈启动扩建
只要不是大风天气,进入莱州港所在地--三山岛镇区,就可以看到成排成队的疏港汽车。由于距山东内陆距离近,加之莱州市出台的一系列加快港口发展的新举措,莱州港的吞吐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莱州港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地方性港口之一,海上运输非常频繁。近年来,随着大莱龙铁路及威乌高速公路的开通,莱州港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大。港口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受年吞吐240万吨的设计能力的直接限制,货物压船、压港现象时时发生。而据当时的预测,2005年莱州港吞吐量将达到430万吨,2010年达到950万吨,2020年将达到2500万吨……港口扩建势在必行,但投资主体问题成了困扰扩建的难题。
由于莱州港所有的扩建工程所用土地、海域使用权都归来银港务有限公司所有,且无法分割。因此,扩建工程必须以来银公司为主体操作,任何游离于来银公司之外的独立扩建工程都不具备法律可行性。而来银公司的实际状况是香港中银集团属下的富瑞公司占公司54.5%的股份,为公司的大股东,那就意味着扩建工程必须由富瑞主导,其他各方均无权绕过富瑞单独行动。此外,与众多外协单位签定委托合同、港口发展的人才储备等各项工作也需以法人主体的身份参与。随着招商引资的展开,也必须以明确的法人主体与投资商谈判合作。因此,组建扩建工程法人实体迫在眉睫。
决策者定下了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与富瑞协商,促使富瑞同意来银公司增资扩股,富瑞所占股份降至50%以下。这样做的优点是操作速度快,如果政府部门或未来投资商能够保证富瑞股份的保值增值,相对容易取得富瑞的理解与支持。缺点同样存在,那就是由于未来投资者不具控股地位,必然担心将来产生一系列纠纷,导致投资权益无法保障,从而难以下决心投资建设。二是政府部门出面收购富瑞的股份并与未来投资者合作扩建港口,或将股份转卖投资者。优点是法律框架最为清晰明确,也最容易为投资者所接受。缺点是操作复杂,周期长,变化因素增多,投资者可能没有耐心等待。
那种方案才是最佳选择?
经过广泛的寻找与接触,香港中海物流公司逐渐进入莱州决策层的视野,中海物流是香港一家以国际物流配送、全球货运代理及物流咨询与信息系统开发为主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资金雄厚,有着先进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而且如果双方合作成功,就能把莱州港纳入国际物流体系,合作远景非常值得期待。反向讲,莱州港的特殊地位,也能满足中海物流在国内抢滩布线的战略需要,与富瑞相比,中海得到莱州港决不仅仅是莱州港自身的资产,而是开创和完善中海整个物流网络的增值,是实现长远利益的捷径。
为了以企业行为来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莱州市交通部门成立了海润港口经营有限公司,考虑到港口目前现状及投资的法律问题,又着眼于港口的长远发展,莱州市与富瑞和中海同时进行了十几轮谈判,反复磋商,最终富瑞同意将股份转让给莱州,莱州将收回的股份与所持股份完全转让给中海,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中海必须扩建港口,即建设5万吨级已获省政府批准的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否则,中海必须无条件退出。
经全面权衡,考虑到莱州港的地理优势、临港产业的发展态势等因素,中海决定把莱州港发展成“特色港”、“专业港”,不求全面,只求优势,占领港口发展的空隙与先机,争取在既成优势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港口,用速度促规模,用特色促发展,最终实现把莱州港做大做强的目标。
莱州港只是提供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而却有三方在此博弈,其结果就是以“积极资本”置换了企业中的“懒惰资本”,达到多赢的目的。莱州市交通部门在港口扩建中的博弈,更突出了长远发展四个字的主题,莱州港需长远发展,中海吸纳莱州港是长远战略,富瑞放弃莱州港也更是为了长远发展。
烟潍公路已有近百年历史,它的存在为半岛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近20年来,烟潍公路的拓宽一直为社会各阶层所瞩目。206高速通车分流一部分车辆后,但车流量仍达到12000多辆/昼夜。但因烟潍公路与206高速平行,国家不可能再次投资扩建,怎么办?
把困难包装成商机
6.7亿打通百年交通瓶颈
北十里堡村,是莱州城北的一个自然村,烟潍公路即国道206线刚建成时,公路从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中心穿过。偶尔跑过一辆汽车,村里人都要跑出来观看“稀罕物”。七十年代,烟潍公路改线,挪到了北十里堡村东,村民种地出行需蹚路而过,巨大的车流量已成为近二十年来令村民头痛的顽疾,因为他们从村里到地头有时需要等上十多分钟。一位村干部回忆说,近二十年来,论证、拓宽、改线的工作人员前后来了十几次,后来修了206高速,听说这条路改造就没指望了。
烟潍(烟台--潍坊)公路,原来作为国道烟台到汕头的干线的组成部分,是山东省东北部沿海重要的交通动脉。烟潍路莱州段横穿莱州土山、沙河、虎头崖等莱州15个乡镇中的9个乡镇,全长60多公里,足可以称为莱州市的经济命脉。虽然206高速穿越莱州,缓解了一定的交通压力,但与莱州的区位、经济特点等相比,烟潍公路交通瓶颈问题仍较为突出,每天的车流量仍不见减少的趋势,加之路形不合理,改造拓宽势在必行,但由于206高速刚建成,国家投资的可能性很少。
如何解决资金制约,更新百年老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融资和民间筹资等传统融资方式都行不通或差强人意。因此打破常规,以新思路解决资金筹措问题,用新视野定位投资者成为公路建设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
在反复论证后,莱州市交通部门将困难包装成商机,以大的、稳定的车流量为融资载体,以活的、新的政策为融资思路,来吸引投资者的眼光,从而减轻地方经济负担,采用BOT形式改造烟潍公路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BOT(Build-Operate-Transfer)融资方式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项目投资者(包括外国企业和本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建设项目,并准许其通过收费或开发沿线服务设施的经营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将该基础设施项目无偿移交给政府。
在与北京伊联世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接洽及谈判中,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由北京和济南两家公司在莱州注册成立北莱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烟潍公路莱州段的工程,在公路建成后,由北莱公司负责运营,并以收费站、加油站、服务区、广告等方式收取费用,待合同期满,公路将全面移交给莱州原公路管理部门。
让企业投资运营公路建设,并不等于政府会撒手不管。在公路的建设、运营至最后的移交过程中,政府始终会以监管员的作用出现,对公路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保证项目的健康运行。
目前,北莱公司已在莱州完成注册,并投入实际资金进行了大量前期工作,由莱州市负责的拆迁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用一年多的时间,一条崭新的大道将纵越莱州来代替那条千疮百孔的百年老路。
百年积蕴的滚滚车流并没因高速路开通而缓解,年年重复的拥挤和困难,更蕴含了稳定的商机,莱州市在烟潍路的筹资上,正是巧打了“稳定回报”这张王牌,才使得运筹帏幄千里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