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热线2813442报道(记者施健康)在纺织厂打工被机器轧断手指,漂亮女孩落下十级伤残,她多次外出求职遭到拒绝,而应该享受的工伤待遇却迟迟得不到落实。经过本报记者和合肥市148值班律师陈荣的多次交涉,原单位老板才不情愿地付给女孩13500元补助金。
长丰县21岁的姑娘樊静静去年2月经别人介绍,来到位于合肥的安徽省第三棉纺织有限公司上班。四个月后,她遭遇一起惨痛的事故。去年5月26日,她在上班时,有一台机器因故障停产。当时工厂维修工人迟迟不来,她在试图清除机器上的棉纱时右手中指被机器轧断。听到哭声的工友将她送到安医附院治疗。当天,伤指被彻底切除。手术结束当天,就被带回工厂卫生室继续治疗。受伤的手指拆线才四天,她又被要求上班。对这起工伤事故的处理,工厂一直态度消极,甚至将樊静静的病历等几乎所有的受伤材料都没收了。据樊静静父亲反映,他多次到工厂找领导协商女儿的工伤问题,一直得不到明确答复。在上门交涉十多次后,工厂老板仅仅答应给2000元补偿了事,并且不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女孩自己到劳动部门去申报,工厂又不愿意出具必要的材料。从事故发生至今近一年时间,工厂始终不愿意解决樊静静的工伤问题。这期间,她只好到外地去打工,但多次求职都因为受伤的手指被拒之门外。无奈中,她和父亲找到合肥市148和本报记者。
接到投诉后,148律师和本报记者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收集足够的工伤证据。4月15日上午,记者和148值班律师陈荣一起来到女孩受伤的工厂。当说明来意后,对方接待人员声称厂长家里重要亲属刚病逝,正在处理相关事宜,希望过几天再来处理此事。几天前,陈荣律师突然接到工厂一位负责人的电话,要求只能接待她和当事人协商解决办法,如果记者去了,免谈。昨天,本报和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的记者随着当事人和律师到了工厂后,对方工作人员态度极其恶劣,并且和樊静静的亲人激烈争吵,工厂厂长也不愿意见面。记者和律师表明态度后,只好和当事人离开。但不到半个小时,工厂领导又打电话给陈律师要求见面。在记者不在场的情况下,陈荣律师耐心地将掌握的有关证据和有关法律法规出示给对方看,对方才不得不同意解决问题。最终在合肥市包河区政府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工厂和樊静静达成调解协议,一次性支付樊静静13500元补助金。到此,这件拖了近一年的工伤终于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