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长沙市某大医院的走廊里坐满了候诊的患者。
也许是求医者太迷信大医院的缘故,这家条件好的基层医院却看不到几个前来就诊的患者。贺文兵 摄
与大医院的门庭若市、一床难求的状况相比,众多的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却是门前冷落,一些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甚至不足50%,医疗资源闲置得令人痛心。
是什么导致了大小医院两种截然不同的现状呢?
基层医院信赖感正在流失
“一个切包皮的小手术,拖了两个月还没好。我们怎么信得过小医院呢?只好到省城大医院来挤了。”17日,记者在省人民医院门诊大厅遇到了从娄底特意赶来的王永强父子。原来,王永强的儿子两个月前在娄底某医院做了包皮切割手术,可伤口至今还在发炎。
记者发现,和王永强有着相同感慨的外地病人不在少数。从与他们的交流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以及对省城大医院的向往。
湘雅二医院一负责人表示,基层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偏低、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缺失,是导致群众对基层医院失去信心的最主要原因。湘雅医院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前一阵子在给基层医生培训时,发现还有少数基层医院在使用降血压药品罗布麻,而因为副作用大等原因,这种药他们已经有近20年不用了。
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的郭永年副处长告诉记者,虽然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强调卫生技术人员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准入问题,然而,落实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时一些政策却走了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以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仍占15%~20%。
大小医院功能定位出现偏差
昨日,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陈卫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卫生事业本应该是社会公益性福利事业,人员工资、房屋建设、设备更新等应由国家予以保障。然而,目前政府投入到医疗卫生单位的,仅仅是人员工资的15%,其他部分都得由医院靠盈利解决;加上还有20多个部门向医疗卫生单位收取税费,更加重了医疗卫生单位的负担。这种投入不足,直接的影响是使医院办院宗旨出现偏差。
陈卫红表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三级医院,其功能应该定位在疑难病、复杂病、危重病患者的诊治以及教学科研等;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的功能重点,则应在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部分危急患者的快速抢救上。然而,由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这两者的功能定位都出现了偏差,加上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致使患者向城市医院尤其是三级大医院集中。
卫生行政部门一直努力通过政策引导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然而效果并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一是设施问题。按相关标准,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基本医疗设备需要五六十万元,除少数基础较好的外,大多数服务机构根本无法做到。二是人才问题,全科医护人员的缺乏尤为明显。设备、人才资源的不足加剧了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和对大医院的“崇拜”,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经济杠杆分流作用不明显
省人民医院院长方亦兵表示,有时候,在小医院看病也并不便宜。一方面是政府定价中一级、二级、三级医院的收费差别并不太大;另一方面病人如果在基层医院看不好,还得跑到上级医院看,而双向转诊机制的不健全,使得从基层转来的病人并没有简化看病手续,因此,相当一部分患者选择直接到大医院就诊。
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为了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在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方面,一类、二类和三类医院有一定差距。但记者翻阅了2002年制定的《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看到很多收费项目差距并不明显,如普通门诊诊查费完全一样,知名专家诊查费也都是50元,特级护理费依次是5元、4元、3元,相差不过一元钱。
在医保报销比例方面,记者昨日从市医保中心了解到,患者就诊于三级医院的医保支付“门槛”是1115.4元,二级医院为858元,一级医院为686元,就诊于三级医院的患者个人支付比例比二级医院高30%。看上去差异较大,但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大小医院现有的报销比例差距,尚不足以经济杠杆的作用将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分流到基层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