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据Technorati公司2006年2月的统计,全球博客正在以每5个半月就增长一倍的爆炸性速度发展。在这场博客潮中,选择博还是不博已经成为一种态度。也许开博客的政治家还很少,但不触网的已经不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即便是那些成长于纸笔时代的政治家也不得不加入网民甚至博民的大军。既然选民们都已经“姓网”了,被选出的这些政治家自然不能脱离群众的口味……
前卫布莱尔
热情程度:亦博亦播
2006年1月,英国《太阳报》的网站上发表了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第一个播客节目,从此布莱尔成为了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播客首相。播客,可是比博客还时髦的概念。简单的说,播客就是声音版的博客。除了播客,布莱尔还有自己的博客。在去年英国大选时,布莱尔每周都会在工党的网站上发表一篇竞选活动日记。从网站上发表的博客日志来看,这位首相的文笔似乎比普通的流水账日志要强得多,文字中不时还带点“英国式”的幽默感。
IT水平:技术盲
从某种角度来说,把布莱尔称作一个紧跟技术潮流的时髦政客一点也不为过。尽管他在最近一次采访中刚刚坦承自己是个技术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IT技术表现出无比的热忱。
动因:瞄准选民
工党为布莱尔设立这个博客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让他多与英国选民进行直接的沟通。英国工党负责竞选活动的协调人道格拉斯·亚力山大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英国工党对于所有能够与选民直接沟通的手段都感兴趣,其中就包括竞选博客。
花絮:布莱尔自就任首相后,就有了自己的网站,唐宁街10号站点。不过据说访问者给他的留言和提问从来都没有获得过这位首相的回复,因此有人认为布莱尔恐怕很少上网,甚至有人推测很可能布莱尔缺乏最基本的网络常识。
点评:对于布莱尔来说,无论是播客,还是博客,只不过是一个新的政治秀舞台。
个性布什
热情程度:就是不“博”
现在已经很少有政治家在网上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尤其在美国,这个博客和互联网文化的诞生地,政治家们开办博客的热情一点也不比英国低。然而在美国政客纷纷开“博”的同时,作为全球被“博”得最多的人物之一的美国总统布什,却迟迟没有成为博客。
IT水平:善用电子邮件
布什声称自己拥有一台戴尔电脑。那布什用电脑都做些什么呢?他的回答是收发电子邮件,“我与家人通过电子邮件彼此联络。经常通过电子邮件联络的大概有50人左右。我母亲和我隔一天就通一次信。我和父亲通信也很勤。我兄弟更是电子邮件迷,我们经常通信。”
动因:害怕泄密
对于布什之所以没有过一把博客瘾的原因,美国著名的《洋葱头》杂志以讽刺和幽默的笔调进行了一番解读。
《洋葱头》在2004年8月一篇名为《中情局请布什停止继续博客》的文章中模仿新闻体在开头这样写道,“为了国家安全,布什被中情局叫停了已经开办了三个月的博客。”这篇读后令人捧腹大笑的文章,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布什无法成为博客的苦恼。
花絮:虽然布什本人不愿意开“博”,别人却早已代他“博”得有声有色。www.blogsforbush.com网站是一个专门为热衷于为布什开博客日志的人开辟的阵地,站点首页完全模仿白宫页面的效果,几乎可以假乱真。
点评:对普通人来说,博客带有很深的个人情结,对政治家,无论是个人形象以及言论都要考虑政治影响。
专业化小泉
热情程度:亲历亲为担当总编辑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电子空间附属于首相官邸的主页,称为“小泉内阁电子邮件杂志”,小泉担任电子邮件杂志的总编辑。小泉每周四都要在电邮杂志发表致辞,截至3月23日已刊登227期,但是由于是内阁的电子邮件杂志,所以发言者并非只限于小泉,每期都有一些大臣发表自己的看法。
IT水平:专业化管理
小泉担任电子邮件杂志的总编辑,另有一名编辑长担任辅佐,现任编辑长是内阁官房副长官长势甚远,发行则由内阁官房内阁广报室负责。
动因:展示内阁真正面貌
电子邮件杂志创刊于2001年6月14日,小泉在创刊准备号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很多人对于我只知道我是个‘怪人’和狮子那样的发型。希望通过这个小泉内阁电子邮件杂志,让大家了解小泉内阁的真正面貌。”小泉指出,“我的内阁是‘断然实行改革的内阁’,改革要想成功,与大家的对话是不可或缺的”。可见,创立这个电邮杂志是为了增进国民对内阁的理解。
花絮:小泉在这种集体博客上的发言,涉及中国的内容少之又少,其中似乎只有2001年10月11日《论语“忠恕”的意义》一期是以对华关系为主题的。在政治问题外,小泉网络杂志也不乏轻松话题,比如谈论体育、饮食等。电子邮件杂志的内容可以给用户的邮箱、手机、简易电话等发送。2005年6月,该杂志的用户达160万人,小泉为此还发表了感谢致辞。
点评:作为日本内阁沟通国民的渠道,电子邮件杂志在及时体察民情方面可说是发挥了不小作用。
(本报综合报道)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