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用几年时间完成了从创新思想-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三级跳。愈到后面,骨头愈难啃。
从头抓起,培养潜在用户
1999年,五一长假后的第一天,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工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个华中数控的女工程师又来了,而且来得比他们还要早。
这个女工程师就是李小华,现任华中数控副总经理。作为国内知名的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历来配备的数控设备都是进口的。那年,他们好不容易同意用华中数控的产品,可装上去一测试,从外观到性能,24项不合格。
李小华一连在厂里待了几个月,改程序。五一到了,要放假了,厂里的人说“你回去吧。”
“回去不行啊,这次回去了,以后就再也进不来了。”李小华不肯放弃。
她接着调试,切圆的精度不够,改;防护等级不够,改……24项不合格,一项一项地改。经过炎热的夏天,终于所有项目都合格了。
从数量上看,北京第一机床厂的订单不是很大,但却是标志性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曝光逼出了产品可靠性
1997年,刚刚进入市场的华中数控,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同年4月,国家机床质量检测中心,来武汉抽查。那时华中数控不仅没有自己的企业内部标准,也没有重视国家标准。
抽查一连进行了3天,一震,背后的插头松了;一电击,屏幕直闪……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项目多达10项。最后国家机床质量检测中心在检测报告上盖了无情的“不合格”,而且还在中央电视台公布了检测结果,彻底曝了光。
1999年,华中数控增资扩股融资4000多万元,马上建立了先进的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实验室。他们明白,实验室和用户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实验室追求的是实现技术功能,一台产品只要达到了相关的参数,就可以写论文、拿奖了;而用户考虑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可靠性。所以实验室坚持模拟恶劣工作条件。所有产品进入市场前先到实验室走一遭,直到技术指标超过国家要求指标的一倍。此后,华中数控每年主动邀请国家机床质量检测中心来检测。
说起当年被曝光的事,华中数控人不仅不生气,反而带着一种感激:没有经得住可靠性考验的产品,即使有了今天,也不会有明天。
靠信念支撑创新事业
1997年华中数控的人员转为产业编制。虽然还算是学校的人,但已经很难回到教学岗位上去了,可以说他们是被逼着“下了海”。第二次分流的时候,很多人又选择了回到教学岗位。留下来几个元老:熊清平、朱志红、陈吉红、李小华、郑小年等,今日都成长为技术开发的组织者和企业管理者。
李小华,华中数控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从工程调试人员做起,后来管生产、管采购。什么资金流、现金流,原来都没有接触过,只能一边干一边学习。
总工程师朱志红,被誉为数控天才。朱志红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硕士专业学的是机械专业,这两个专业的结合刚好可以在数控方面得到运用。当时机械学院留校的十几个人,除了他和郑小年,其余全部出国。他们也有机会出国,但始终舍不得走。
副总经理熊清平原来做软件开发,因为公司发展需要转到市场销售,“吃了不少苦”。对于主管销售中的酸苦,熊清平本人却说得很少。被人指着鼻子骂,这在当学校老师时是不可想象的,但要做企业,这是正常的事,观念必须转变。
一路走来,一路风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充满感情地说:“高技术的草根企业是非常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中国的工业化、技术创新,没有草根企业,也不可能做到。工业化像生态一样,没有多样性,可能就没有繁荣的景象。”
本报武汉4月20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