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装饰和服务还是选择规模比较大的连锁服务店或正规的4S店比较放心。
汽车越来越多,汽车装饰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繁荣。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汽车用品市场出现的“三诈”已成为消费者的大敌。
价格欺诈
两年多前,何先生在一家汽车专卖店买了一辆国产轿车。按厂家指定,何先生凭“优惠”价格,花了4000余元给爱车贴了车膜,铺了地胶、地垫,安了中控锁、防盗器,还送了他一个车掸子和一小瓶车用香水。何先生当时心里美滋滋的,以为占了便宜。谁知,中控锁不到3个月就把何先生锁在车里了,防盗器经常像疯了似地乱叫,地垫铺了一年就裂开了大口子,车膜也卷了边。后来,他的一位懂装饰的朋友告诉他,他装修的这点玩意儿,撑死了也就2000元,他听后大吃一惊。
黄先生比何先生还倒霉,去年买的车,花2200元加装了电动窗。才用了半年,电动窗的电机就坏了好几次。最倒霉的是,今年春节他和家人到一家休闲农庄玩,回来时,电动窗“哐啷”一下掉下来了。当时,室外温度很低,结果全家人都冻感冒了。阴历初八一上班,他直奔那家汽车装饰店。可该店已转租了,开店的已下落不明。
据介绍,有的国际知名品牌不在中国销售,但他们会在一些杂志上做广告,这样就会有不法厂商拿着这个品牌广告“挂羊头卖狗肉”,销售自己经销的产品。如某种欧洲名牌汽车音响在国内不做销售,但在国内的市场到处可见,利润能达3倍以上。
有关人士说,有些小件汽车用品也不能忽视,如汽车头枕,市场上一个卖10元钱,实际成本可能只有1元。全国每年需要汽车头枕约100万个,一个小头枕,黑心制造商、经销商就可以坑走消费者好几百万元。
质量欺诈
前不久,姜先生刚买完新车,就被一个小伙子盯上了。小伙子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姜先生,请他来到一家不大的汽车装饰店,贴了地胶和太阳膜,还安了防盗锁,又花600元做了“车身封釉美容”。小伙子说,给车封一次釉,几年之内都不用打蜡,车漆保准锃光瓦亮。当时,姜先生以为遇见了“热心人”。
可是,问题很快出来了。不久,车窗上贴的太阳膜逐渐褪色,后来几乎变成不隔热的透明纸。而车里铺的地胶总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儿,后来他才发现,人家正规店的地胶都是按车型用机器轧好,再铺进车里,而他车里的地胶是用劣制胶粘的。那封了釉的车漆当时挺亮,没过多久就变乌了。
最近,某市汽车配件及用品协会对市内一些汽配城进行调查发现,96%的汽车用品都是作坊式生产,不少产品质量和宣传差别大,假冒伪劣汽车用品占很大比重,尤其是汽车上光蜡、汽车香水、地胶等问题严重。
目前,消费者普遍认为,汽车用品市场存在质量欺诈行为,产品真假难辨。比如汽车座套,产品表面看起来差不多,质量却参差不齐,普通消费者很难看出其中奥秘,但用一段时间问题就出来了,买的时候都说是沙发布,实际上净是化纤的,静电很厉害。
服务欺诈
王小姐最近到一洗车房洗车时,洗车工说她的车有个门把手上的塑料件坏了,说要换就换一套。王小姐对洗车房能修车半信半疑,但还是花了200元换了一套。没想到,第二天门把手就坏了。她到一家比较正规的汽修厂去问价,人家说这种把手最多20元。王小姐的家距离该洗车房好几十公里,只好自认倒霉。
在汽车服务过程中,不讲诚信的服务欺诈时有发生。主要问题是:无证经营,技术低劣,维修中使用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弄虚作假,宰客等等。目前,许多大城市正规汽车维修厂就百来家,有一定规模的一般也不足千家。而那些没有执业资格,打着修车卖汽车用品旗号的路边小店却数不胜数。由于汽车配件及用品没有明确的收费细目指标,不同的维修厂商在费用的收取上相差悬殊,汽车配件更是一些不良汽修店售假、宰客的重要手段。只图价格实惠,但被装了伪劣配件的汽车,安全则成了大问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不同档次、不同品质的汽车装饰用品,价格相差很大,有些甚至存在严重的环保指数不达标等质量问题。由于大部分车主对这些产品都是初次接触,搞不懂其中底细,很难把握质量和价格,所以经常受骗上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