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缘起〗刚刚结束的西洽会上,来自我省各市以及甘肃天水、山西运城、河南洛阳、河南三门峡等市的市政府领导聚集一堂,共话加快关中经济带发展,他们提出,要着力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发展,在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无独有偶,由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王圣学教授牵头组织,10多位高校专家学者经过两年多努力,完成《西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课题。其中提出:21世纪将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的世纪,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个大都市圈,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大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增强国内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
记者日前就此对王圣学教授进行了专访。
我国三大都市圈成为经济发展增长极
王圣学教授介绍说,所谓“都市圈”,是指在一个较为发达的区域内,有一二个规模大、首位度高、辐射力强的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网络为基础,与周边众多城市有紧密联系、有明显的“极化———扩散”效应的环状地区,可称之为大都市圈。因此,都市圈就是一个尺度较大的城镇群体空间,其特征是有一个明显的大中心城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日本、法国等世界发达国家先后形成了若干个著名的大都市圈,如包括波士顿、纽约等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包括美国底特律、匹兹堡、加拿大多伦多等的北美五大湖大都市带,包括东京、横滨、名古屋、京都等的日本北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包括巴黎、海牙、布鲁塞尔等的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包括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的英格兰大都市带等。这些大都市圈,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也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大都市圈。这三大都市圈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同时,内地相关省市也已开始编制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大武汉都市圈,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区大都市圈及湖南长沙-株洲-湘潭都市圈等规划。
王圣学教授表示,都市圈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收益,可以调整和优化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能够节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成本,有效地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跨地区自由有序流动,降低区域内的各种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区域内的市场共同繁荣,可以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
西安大都市圈的范围界定
如何界定西安大都市圈的范围?王教授表示,所谓大都市圈,从现阶段大城市的交通工具和公路、铁路(包括地铁、轻轨〕来看,通勤半径半小时以内,即半径30~50公里左右,应为都市圈的核心区;通勤半径一小时左右,即半径80~100公里应为都市圈的紧密区;通勤半径100公里以上应为辐射区,更远则为影响区。因此,西安大都市圈目前圈层范围大致如下:
核心区东到临潼、西到咸阳(茂陵)、南到长安(韦曲〕、北到三原(半径30~50公里)范围内。具体包括西安中心市区六区和郊区、郊县:阎良、高陵、临潼、蓝田、长安、户县以及咸阳市区二区(秦都、渭城)和三原、泾阳二县,共16个区县。总面积8911平方公里,总人口1227万人。
紧密区东到渭南、西到杨凌、北到铜川、南到柞水(半径约80~100公里)范围内,这是西安古代传统的行政管辖区域。具体包括西安市所辖各区县,咸阳市所辖除北五县外的兴平、武功、礼泉、乾县、泾阳、三原和市区二区以及杨凌农业示范区,商洛市所辖的柞水,渭南市所辖的临渭区和华县、富平,铜川市区(王益、印台、耀州)共29个区县。总面积23225平方公里,总人口1792.4万人。
辐射区东到潼关,西到宝鸡,北到延安,南到安康、汉中、商洛,西北到甘肃庆阳、平凉,东北到山西运城以及河南三门峡等(半径约200~400公里)范围内。具体包括陕西关中五市一区(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陵)全部地区,延安市所辖各区县,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所辖区县,甘肃省平凉和庆阳市南部各区县,河南三门峡以西地区,山西运城地区。
影响区东到河南洛阳和南阳,西到甘肃天水,南到川北广元和万源以及鄂西北十堰,北到内蒙古包头和宁夏银川,东北到山西晋南等地区(半径约500~800公里)。
8条对策建议构建西安大都市圈
王圣学教授表示,大家经过认真研究,一致认为,应从8个方面推进构建西安大都市圈。
1.加快核心城市建设,增强都市圈凝聚力。作为西安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西安应强化和完善核心城市的综合功能,进一步发挥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等中心作用,利用科教发达、大型企业密集、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等优势,在现代通信、精密机械、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形成规模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把西安建设成为我国西北和西部地区以及陇海兰新地带范围内的大区域中心城市。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西安大都市圈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基地、现代制造业和装备工业基地、现代高新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国特色旅游基地、农副产品深精加工基地等五大基地,成为带动陕西和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3.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都市圈有序发展。西安大都市圈应建立由公路、铁路、航空共同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和一体化运输,建立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方位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4.扩大消费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覆盖整个西安大都市圈各个层次的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网络。
5.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层次,增强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科技教育渗透能力。
6.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在西安大都市圈建设中,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体系,实现城市、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
7.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理顺行政管理关系。在现阶段陕西省行政区划不作大的调整的前提下,应尽快将杨陵与武功、乾县、扶风、眉县以及周至的部分地区进行整合,成立省辖的新杨陵市。
8.建立协调机制,强化区域管理。建议建立一个由省政府牵头,或由省政府授权、西安市政府牵头,由核心区、紧密区和辐射区各主要城市政府参与的省级协调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市、县(区)协调机构。本着互惠互利、利益均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推进西安大都市圈各圈层的城市化进程。
王圣学教授最后说,建立大都市圈,不是谁吃掉谁、谁管辖谁的问题,而是通过市场的而非行政的手段,促进区域紧密联系,进行合作发展,并获得双赢的效果,相信有识之士一定能够予以认同和支持。记者张琦实习生张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