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民意均未做好妥协准备”(图)
本期访谈专家:
华黎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前驻伊朗大使)
王郦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室研究员)
叶青(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研究员)
访谈·巴以局势
4月1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遭到近1年多来最严重的自杀袭击事件,造成至少9人死亡,65人受伤。这是哈马斯上台后巴武装组织针对以平民的首次自杀袭击,这对已经很脆弱的巴以局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巴以和平的出路在哪里?单边撤离能不能实现和平?本报就巴以局势相关问题采访了京沪两地中东问题专家。
[关键词派系斗争]
巴派系斗争强硬派占上风
新京报:特拉维夫袭击事件是哈马斯上台后首次自杀袭击事件,对巴以局势有哪些主要影响?以色列为何在此次袭击后表现出较为克制的态度?
华黎明:这次自杀式袭击事件可以看作是巴勒斯坦内部各派系斗争的产物,结果是强硬派占了上风。美欧本来对哈马斯执掌巴勒斯坦政权就持否定态度,这次事件之后,对其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以色列前进党主要的想法就是推行单边撤离计划,来推进和平进程,但这次袭击可能引起以色列人对前进党政策有些反对意见。很可能使局势进一步紧张和复杂。
王郦久:其实,国际社会对哈马斯这个政权还处在“观察期”,因为哈马斯的路线比较极端,国际社会也在考虑这样一个政权能不能长期维持,能不能最终得到国内民众的认可。所以很难说这次哈马斯上台后首次自杀袭击事件会对整个巴以局势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以色列的克制却是有原因的。
说明他们有比哈马斯更大、更长远的中东战略。也说明奥尔默特政府继续在执行“沙龙路线”。
他们的目的也就是继续修建隔离墙,通过事实,结合谈判,使得巴勒斯坦方面最终“不得不”承认双方边界,使以色列人民能够在安全上得到保障。
叶青:个人认为影响不是很大。巴以局势僵持已经很多年了,短期内看不到突破的希望。以色列政府越来越不愿意把巴方当作谈判伙伴,尤其是在哈马斯上台后。
特拉维夫袭击事件也更加深了以方对哈马斯的不信任感。可能会向国内民众加大力度宣传单边撤离计划,并加快速度推进。
[关键词单边撤离]
中东和平并非单方决定
新京报:就目前的以色列形势看,奥尔默特能否顺利推行第二轮单边撤离计划?单边撤离到底能不能实现中东和平?
王郦久: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但是具体到实践中,到底改如何撤离,撤离哪些区域,这种撤离能不能得到国内民众和巴方的尊重还都是未知数。奥尔默特所推行的单边撤离计划本身有积极的一面,应该充分肯定,国际社会对此也承认。不过中东和平并不是单方面能够决定的。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都选择了比较强硬的政党,前进党只不过是在强硬态度中夹杂着和平方式推进中东和平,这虽然比哈马斯的强硬态度要进步,但目前还看不到实现中东和平的前景。
叶青:以色列推行这项计划是深思熟虑的。以色列认为,在目前的巴以关系方面,以色列有把握控制和掌握本国的安全,以方已经放弃了哈马斯作为谈判对手的打算,放弃了通过谈判追求长期和平的目标,而满足于通过推行单边撤离计划和修建隔离墙来保证以色列的安全。
华黎明:奥尔默特基本上继承了沙龙的事业,推进单边撤离计划。但是在哈马斯声称继续对以色列武装斗争的情况下,该计划在以色列内部恐怕处境比较微妙,甚至可能很难站住脚。而且这个计划不同于联合国曾经制定的中东路线图,它撤离的区域也是有选择的。在约旦河西岸还保留一些犹太定居点和对耶路撒冷的控制。而这是巴勒斯坦所反对的。可以说这些问题不解决,还谈不到在中东实现了真正的和平。
[关键词安内攘外]
哈马斯必须内外一起抓
新京报:巴勒斯坦的学者认为,现在哈马斯是民选的,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巴国内稳定和发展问题,然后才可能涉及同以色列谈判等外部问题,对此观点如何评价?
王郦久:对巴勒斯坦来说,国内问题的解决绝对离不开外部的良好环境。巴勒斯坦现在还不可能先解决国内的稳定和发展,之后才考虑与以色列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已经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了。哈马斯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个硬并不是强硬,而是要把国内外各种问题都处理好,处理得有效率,不能像作为在野党一样看问题比较单纯,应该肩负起执政党的责任。
华黎明:和许多国家一样,哈马斯内部也存在着强硬派和温和派,哈尼亚就属于比较温和的一派。但就哈马斯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强硬的。不过既然存在温和派和强硬派之分,那么对国内外政策就会有一些不同态度。无论哈马斯处理哪方面的问题,只要能做好国内发展,对外政策再软化一点,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就可能逐渐改变,就可能得到更多的承认。
[关键词俄罗斯角色]
中立角色有利巴以和平
新京报:俄罗斯在对待哈马斯的问题上采取了同美欧不同的立场和政策,俄罗斯能够在巴以和平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郦久:欧美对哈马斯的方式其实是比较简单和以偏概全的,他们不仅拒绝承认哈马斯,还对其断绝经济援助这其实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俄罗斯对哈马斯“接触”的方针和建设性的态度是欧美所不具备的。俄罗斯不仅能够与哈马斯接触,也可以与以色列打交道,欧美也没有这种条件。总体上,俄罗斯是按照中东问题的“是非曲直”来判断的,并没有一味地偏袒以色列,也没有对哈马斯过分批评。这种比较中立的角色有利于巴以和平进程的推进。
叶青:俄罗斯的中东外交最近很活跃,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可以这么说,它在巴以和平进程中起到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俄罗斯邀请哈马斯访问该国的确为其得分不少,增加了俄罗斯在中东外交上的筹码。但是,俄罗斯这么做,更多只是为了扩大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证明自己的存在。在目前的国际格局和中东形势下,俄罗斯并不奢求自己能够在推动巴以和平进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哈马斯上台后,一直试图打破它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哈马斯不仅派人访问了俄罗斯,也访问了土耳其和其他周边国家。可以说,哈马斯和俄罗斯是互有所需。
华黎明:俄罗斯的举动很聪明,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做法。目的也很清楚,就是试图恢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因为北约东扩以后,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挤压,在这种前提下,俄罗斯想在中东找到新的战略支撑点。俄罗斯不仅与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对巴勒斯坦各派,包括阿巴斯和哈马斯都有所接触,那么利用这种欧美所不具备的影响,就可能起到欧美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和平出路]
和平需要民意和外力
新京报:无论是阿巴斯的温和政权,还是哈马斯的偏右政权,都没能实现中东和平的突破,中东和平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王郦久:阿巴斯政权继承了阿拉法特和法塔赫的传统,对待以色列比较温和,希望与以色列谈判建国,这种态度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但是哈马斯却以报复行为对以色列进行“反报复”,使得中东和平进程又不太明朗。中国有句老话,“冤冤相报何时了”。中东和平进程却一直陷入这个怪圈之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只有走出这种“冤冤相报”的怪圈,中东和平进程才能有所进展。不过目前看来,无论是哈马斯还是阿巴斯,或者是西方为其设计的和平路线图,都还无法摆脱这种恶性循环。
叶青:中东和平进程,特别是巴以之间的和平谈判能否实现突破,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国际环境和中东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参与;二是看巴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消长。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随着两伊问题的突出,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关注和投入在减少,尤其是美国的布什政府对推进和谈并不热心。此外,目前巴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比较悬殊,巴勒斯坦手中的谈判筹码有限,以色列占据着绝对主动的地位,这种实力上的不对称也增加了恢复和谈的困难。
华黎明:现在面临的最困难的情况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人民还没有准备好做出妥协。无论双方哪个政党和哪个领导人当政,都要考虑民意。记得阿巴斯访华的时候,我问他,你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想法得到国内人民广泛支持了吗?他表示,人民总有一天会接受的。在这种以暴制暴愈演愈烈,双方人民仇恨加深的情况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比较温和的政治家想实现和平也有一定的困难。相反,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政治家可能利用民意,登上历史舞台。
采写 本报记者 范辉 实习生 张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