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开场:连串的发问
“面对种种压力,他们不知何去何从。利益与使命孰轻孰重?很多大学生不再热心对责任感、使命感的探求,而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质量。做人的标准是什么?”
昨天,在苏州大学隆重举行的江苏青年论坛,一开场就出现了连串发问并抓住了与会者的思绪。 团省委有关领导,部分高校专家学者、团委书记,省内部分高校的学生代表相聚苏大学术报告厅,围绕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困惑展开激烈讨论。
本次论坛由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学生联合会主办,苏州大学团委、江南时报社承办。不少大学生对论坛表示出了浓厚兴趣。昨天上午8点半左右,距离论坛开幕还有半个小时,在论坛现场苏州大学学术报告厅里,绝大多数座位已被抢占,听众大都是前来“取经”的大学生。坐在后排的记者发现,会议开始后,不断有闻讯赶来的同学推门而入,但因为场地所限,工作人员不得不找来椅子加座。在同学们与各界来宾的友好而激烈的互动下,原定于上午11:00结束的论坛,最后又延长了20分钟。
与本次论坛提出的“责任·使命——感言青年学生荣辱观”主题的严肃性相比,在江苏省学生联合会李吉双主席的主持下,不时发出的掌声和笑声让会议气氛没有丝毫沉重的意味。论坛上三位学生嘉宾从自身出发,讲述了各自的困惑以及产生困惑的原因。紧接着,三位领导、教师和企业家代表也登上论坛,分别就现在青年学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景和涵义以及青年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发表见解。
学生嘉宾:困扰和经验
“他们羡慕前辈们的偶像是雷锋,他们曾经像雷锋一样去福利院、敬老院。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又是谁?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标准究竟是什么?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跑到哪里去了?”
个人价值的实现、学生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处理以及学习方式等三个问题被学生嘉宾所重点关注。苏州大学学生会主席、03级新闻系的刘娅静第一个发言。和其他高校的学生干部一样,怎么协调好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关系是刘娅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非常郁闷的是,担负起学生会的工作后,许多以前专业课成绩不如我的同学都超过了我。”刘娅静说,作为学生会干部势必要面临着选择。当别的同学正在业余打工、学习知识的时候,学生会干部们可能正在组织活动。
在三位学生代表中,苏州大学材料学院学生段浩是第九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获奖者,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他的耐腐蚀难燃结构复合板项目获得了二等奖。
段浩说,他当时参加挑战杯主要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学到些实际东西。他认为,理工科的学生应该大量地走进实验室,通过具体的实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完全抛开理论知识。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99级的姚天鹏,2003年6月毕业。毕业两个月后,他便作为第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去了陕西省铜川市,在当地乡政府协助乡团委工作。一年的志愿服务期期满后,他又主动将期限延长一年。在这两年中,姚天鹏利用在家乡泰州自学的银杏嫁接技术,传授给当地乡亲,还教会了他们管理知识。
姚天鹏说,经过两年多的锻炼,现在我再遇到困难的话,都会想办法面对。姚天鹏认为,西部生活让他战胜了胆怯。“有机会我还想到西藏去。”
教师嘉宾:学之应有道
“很多学生觉得找不到寄托,在他们拿出宏大理想和满腔热情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责任、情感、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困扰。‘荣’与‘辱’的界限如何定量?大学生的信仰又是什么呢?”
论坛上,苏大党委宣传部部长高祖林、苏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树贵、英格玛(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庄志也在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于树贵(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应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已
作为社会核心的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代表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未来。近几年,普遍开展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等社会活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但我们也要看到,现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好的现象。
大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客观的社会原因,二是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的改变。在当代社会转型变迁期间,大学生要学会如何把握好自己,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为自己的行为和价值审核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在校大学生的主要责任从大的方面看就是要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小的方面看就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学生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论是愿意接受还是不愿意接受,他们都必然要不断接受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和准则。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指的是儒家的道统,在当代社会,这个“道”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学生的思维较敏锐,思想往往会比较超前,这也使得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作为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对大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高祖林(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大学生要知恩图报
我在这里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是一个发生在苏州大学的真实故事。陈燕是苏大教育学院2001级的学生。她从小被父母遗弃,由两位老人抚养和长大。16岁时,抚养她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陈燕考进苏大后,在刻苦学习之余,靠打工挣生活费。因为成绩优异,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6000元。经济原本并不宽裕的她看到班里有更困难的同学时,毅然全部捐出了这笔钱来帮助他们。有一天,陈燕突然发现自己的腿不能动弹,只能卧床休息。眼看春节就要到了,陈燕打算独自在宿舍度过一个冷清的节日。她的十几位同学了解到陈燕的情况后,主动留下来陪她过了个热闹的春节。陈燕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许多人纷纷送来了关怀与问候,他们被陈燕的故事感动着、温暖着。
陈燕的故事之所以能感动那么多人,就是因为她知道回报社会,知道感恩。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来回报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思想品格、社会责任、科学素质、生活态度。在这四个方面,“八荣八耻”给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衡量做人的判断标准。
不用怀疑,一代代人的成长,后代的发展总会超过前代,这是社会总体的发展规律。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他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去除掉。所以我相信大学生是大有作为的,一定会接好前辈人的班。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世界永远是你们的!
现场互动:企业家招聘
“七彩的世界、炫目的工作岗位让他们颇为盲从。面对就业的困境、激烈的社会竞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在一次次碰壁之后只看到了悲观,他们的工作在哪里?”
在论坛现场,还举行了模拟招聘,作为招聘方,英格玛(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庄志问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何评价你的父母亲?”“平时做家务吗?”“最拿手的菜是什么?”“愿不愿意加班?”
庄志说,尽管我问的很多问题都是看似和工作无关的事,包括做家务等等,但通过提问,我已经能初步了解应聘者的情况。作为企业老总,庄志说出了自己的人才观。他认为,在人品、潜力和能力三项指标中,人品排在第一位。
团省委副书记寄语江苏青年
“当代的大学生很有主见,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怎么去达到自己的这些需要。在听过今天同学们的发言之后,我的这个印象更是加深了。”昨天,团省委副书记练月琴也专程前往论坛现场,在听了同学和教师们的发言后,她寄语江苏青年,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
练月琴说,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会感到困惑、彷徨,但不用担心,它们在同学们成长、成熟和有了更多的社会经历之后都会得到解决,所以同学们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练月琴说,今天我们青年论坛的主题是责任、使命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系。我认为,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价值判断的标准,是一种道德目标的体现,但不是最高目标,而是一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所应担负的最低责任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种社会道德的体现,它第一次向全社会明确提出了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练月琴认为,大学生们面临很多行为选择的时刻,例如在学习过程中、为就业做准备过程中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明确自己必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学习时,认真刻苦学习是一种负责的表现,在走上就业岗位后,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也是责任。
练月琴说,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相对于自己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责任。若干的责任聚集在一起也就成为了使命,只有认认真真地完成一个个责任,才能完成时代所赋予当代大学生们的使命。“最后,我想说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本刊记者独家对话“论坛主角”
这次在苏州大学举办的江苏青年学生论坛,除了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大学团委的相关负责人以外,还有江苏其他高校例如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通大学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参加。本刊记者与这些在论坛上唱主角的学生进行了独家对话。
记者:你对“荣辱观”有什么具体的认识?
陈洁(南通大学团刊主编):其实我们之前只是学习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并且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次参加青年学生论坛就是要与其他高校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一次深入的探讨,要对“荣辱观”有个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要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典型,借助我们学校团刊的宣传优势把这些典型事迹带回自己的学校去推广学习。
记者:你平时喜欢上网吗?你认为大学生该如何文明上网?
戴元煜(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会副主席):因为大学里专业学习的需要,我平时经常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和资料,自己平时也喜欢玩玩网络游戏,通过网络聊天软件也可以经常和朋友家人进行交流。关于文明上网,我想更多的是一种自律行为。现在,网络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已经到了必不可少的程度,但是目前有很多网站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链接和内容,这就需要大学生自己去甄别、抵制。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有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难以自拔,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同学积极监督,形成一个健康使用网络的氛围。
记者:我们大学的同学们来自条件各异的家庭,他们是如何在“荣辱观”的教育下团结互助,创建和谐校园的?
刘蕾(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会主席):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大学生团结互助,不能好逸恶劳。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是我们能选择自己所要走的路。我们大学生最主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不是互相攀比什么,更不是戴上“有色眼镜”去品评别的同学的生活。我们学校贫困生数量还是相对较多的,但是校团委建立了勤工助学中心,在我们学生会也有勤工部,这些都是为家庭相对贫困的学生勤工助学起到辅助和指导作用。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为倡导我们学生要团结互助,创建和谐校园做好铺垫。
记者:作为一名研究生,你是如何看待学术造假的问题?
郑云(扬州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作为一名理工科的研究生,我们很重视研究性实验环节,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很重视实验的数据获取和实验结果。我们更多的要求自己要实事求是,强调研究阶段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从入学的那一天起就有抵制学术造假的认识和思想。
假如我是学生代表
听着讲台上学生代表精彩的发言,苏州大学校园里没能上台发言的同学也有点耐不住寂寞,跃跃欲试地也想为此次论坛说点什么。他们踊跃地来到记者身边,就“如果我是学生代表”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们各用一句话总结了他们的看法,我们也选择了其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共享。
“八荣八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的历史使命!
——化学化工学院刘同学
经过此次活动的洗礼,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以“八荣”为荣,以“八耻”为耻!
——机电工程学院张同学
践行“八荣八耻”,弘扬时代精神!
——数学科学学院王同学
通过“八荣八耻”完善自我,不断进步!
——社会学院孙同学
以“八荣八耻”精神作为我们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尺!
——外国语学院汪同学
从点滴做起,将“八荣八耻”精神深化到日常行为当中去!
——电子信息学院夏同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文学院萧同学
以“八荣八耻”律己,并影响身边的人!
——商学院朱同学
青年观点采撷
南京理工大学
学生会副主席:张建红
通过交流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对于这个论坛,我们更多地是怀着学习心来的。毕竟我们只是大二的学生,经验和阅历都不是很丰富,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对于“八荣八耻”,我们在来之前从学校的宣传中已经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但这次论坛,我们更愿意和各个高校的学生代表和嘉宾交流,通过聆听,沟通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通过对一些典型人物的了解,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理论性的东西,从而在生活细节上加以实现。
我们最希望这个论坛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怎样贯彻文明上网的理念,怎样帮助沉迷网络中的同学。
中国矿业大学
学生会主席:刘蕾
现实社会风气体现“八荣八耻”必要性
现在人大都比较实际,不会主动去助人为乐,有时还会麻木不仁,损人利己,这对社会的发展是绝对无益的。可以说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好的精神文明也不会有好的物质文明。
大家都知道韩国现在发展很快,这和他们有良好的民族意识和道德水平是分不开的。这次八荣八耻精神的下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越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不能忽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俗话说“吾日三省”。希望我们大学生都能以八荣八耻为规范天天反省自己,使我们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好。
南通大学团委
璞石工作室团刊主编:陈洁
从点滴之处把“八荣八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
对于此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大学尽量都把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像我们学校开展的“莫文隋”活动已经掀起高潮,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所谓“莫文隋”就是“莫问谁”,做好事不留名。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3月10日,我们学校贴了一份《助人的女学生,你在哪》的寻人启事,寻找一位身高约1.55米的长发女生,原因是她救了一位出了车祸的姑娘,而不留姓名就走了,结果还是经过学校的努力才查到是杏林学院临床医学专业042班的学生黄小牛。这样做好事的“莫文隋”还很多,此外还有“江海”志愿者协会,都是把“八荣八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突出典型。
扬州大学
研究生会主席:郑云
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把“荣辱观”融入到科学研究中去
我想我们作为研究生就是应该有研究能力,想具有研究能力就要求我们沉下心来,专心致志做学问,做研究,这和我们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要求的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在研究生一年级学习理论,在研究生二年级就要为毕业论文做准备,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用到论文中去,就要实事求是,强调数据的真实性,在不断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善于创造,不断创新。
可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每一个重大的科技创造都是长期积累和长期奋斗的结果。
东南大学
研究生会主席助理:张一中
学习“荣辱观” 落实于生活点滴
首先,我觉得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挺有意义的。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功利思想比较严重,虽然在一些大是大非上我们可能会分得比较清楚,比如我们知道见义勇为是高尚的,但见到落难的人可能会躲得远远的,我们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但可能在食堂里还是会浪费米粒,这就是说,具体落实到生活细节上对我们是有困难的。我觉得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不够成熟,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多是教条式的灌输,这样的结果是同学们的体会不够深切。而这次论坛会让我们接触到很多生动的例子,应该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很好的启迪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