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张建平)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争取在1年左右实现贷款风险五级分类,3年基本理顺管理体制,5年至10年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在22日召开的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
唐双宁说,一年实现五级分类,是指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摸清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底数,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提足拨备和资本充足率逐步达标的规划。
三年基本理顺体制,是指争取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目前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省级联社职责定位模糊、职责边界不清的问题。要按照是否有利于农村合作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是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允许各地省级联社探索符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用3年左右时间将这个问题基本理顺。
唐双宁说,农村合作金融基础差,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历史长期积累形成的,不可能短时期内全部解决。但也要看到,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已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在现有改革政策能够完全兑现的情况下,通过农村合作金融自身的努力和外部条件的进一步支持,用5年至10年分期分批逐步建成社区银行型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截至去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投放农村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用于支持农业的贷款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直接到户的贷款(农户贷款)比重达到80%。
去年,全国共有7000万户农户获得了贷款支持,占全国2.2亿农户的31%,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近60%,受惠农民两亿多。
今年1季度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2389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达到1166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到8998亿元。
唐双宁认为,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等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产质量差、财务包袱重、风险补偿能力低、法人治理不完善、案件高发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服务“三农”作用的充分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