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甘肃礼县,有一些奇异的风俗,端午节“点高山”便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过端午节,除了没有赛龙舟,许多风俗跟全国其他地方大同小异。比如,同样要吃粽子,只是不用放糖,因为本地不产糖,而用本地出产的天然蜂蜜,其香甜程度比糖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要喝雄黄酒,只不过那是大人们的专利,对我们小孩只是象征性地在鼻孔上点缀一下而已。同样要在门户上插艾蒲以避邪防灾,因没有水生的蒲柳,便用艾蒿和杨柳,而且杨柳枝是一定要放在屋顶的。同样要佩带荷包香囊,其中有一种用彩色丝线缠绕的正方菱形香包,小巧玲珑,绚丽多彩,让人想起天上的彩虹,最令人难忘。同样要穿新衣戴花帽,跟其他节日不同的是,衣背上缀满了长虫、蟾蜍、蜈蚣、蝎子等有毒动物的形象,为的是以毒攻毒,禳灾祛祸,除此而外,女孩子们还多了一个风俗,那就是把胭脂花摘下来捣碎敷在手指甲上,不久指甲就变红了。这些可以说是大同,还有小异,比如有些地方端午节有蒸艾糕的风俗,在我的家乡不蒸艾糕,却“烧”馍馍,即在木柴灰中烧出来厚重的面饼,外面焦硬,里面松软,非常好吃。还有一种食品也是只有在端午节才吃的,那就是馓子、麻花,这可能是受穆斯林饮食的影响,因为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我家乡就有回民居住。
除了小异,还有大异,最大的莫过于“点高山”了。
所谓“点高山”,是农民在所住村庄的周围,选一最高点,一般是山头,举行篝火晚会,规模极其盛大。届时倾家出动,锣鼓喧天,旌旗招展。先是每个人擎一火把,汇成洪流,绕村庄游行一周,然后向选定的最高点集拢,点燃在那里准备良久的高大柴堆,吹响用桦树皮做的喇叭,围着篝火,尽情欢舞,还要烧一些酒菜,大家分享。时间是在端午节前夕,即农历五月初四晚上,但准备工作从过完大年的正月十六就开始了,全村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义务在选定的最高点,扔几根树枝,或几把干草,久而久之,那里的柴草便堆得像一座小山,最终收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
我出生在县城,当然无缘参与农村“点高山”的活动,实为一大遗憾。然而美的境界多种多样,起码有王国维所谓“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不“隔”,是参与;后者有“隔”,是旁观。我们不能身临其境,却可以另眼旁观,其所获取的诗情画意并不亚于前者,何况县城被重重叠叠的山丘包围,小时候城墙尚未拆除,为我们观看“点高山”那道亮丽的风景线提供了一个多视角、全方位、能流动的绝好平台。
眼巴巴盼望五月初四的夜晚降临了,全城的人成群结队涌上城墙,吵吵嚷嚷牵着大人手的小孩子们充当了急先锋,那时全城没有电灯,也没有路灯,太阳下山后不久,一片漆黑,这时你站立城头放眼望去,这里那里,远远近近,便会出现闪闪烁烁的火光,人们争相指点:这是哪个村?那是什么庄?不时还有忽隐忽现弯弯曲曲的火链,像长蛇一样游动,那肯定是农民的火炬游行。这样的景象在四面八方都能看到,距离近的,顺风时还会传来隐隐约约的锣鼓声和喇叭声;距离远的,火光像梦幻一样虚无缥缈。这样的景象可以持续到几乎整个晚上,所以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先是黑暗、深邃、崇高、诡秘,继而神奇、鲜活、优美、绚丽,像梦幻一样层出不穷,像遥远天国和童话世界一样让人遐想,令人向往。
小时候问过老师,为什么会有“点高山”的风俗?答曰: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是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臣仆,重耳早年遭人迫害,被迫流亡,介子推忠心相随,并割股救主,立了大功。重耳返国主政后,他偕母辞避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放火烧山,结果他被烧死。为纪念他,遂定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
“点高山”和断火寒食,是相反的两个极端,被火烧死又用烧火来表示纪念,大概含有以毒攻毒的意思,加上断火寒食,构成了所谓的相反相成,这都是民间智慧的一种表现。至于介子推是晋国人,为什么原属秦国发祥地的人也来纪念他,这大概同“秦晋合好”有关。重耳的姐姐曾嫁到秦国,成为秦穆公的夫人,而秦穆公则把自己的女儿先是许配给重耳的侄子,后又改嫁给重耳,重耳被迫流亡时唯一接受他避难的,就是秦国;不仅如此,秦国还鼎力支持重耳返国主政,重耳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不能说跟秦的支持没有关系。秦晋两国之间亲上加亲的这种蜜月关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并且深入人心,以致于直到现在民间结婚时在门楣上写得最多的,除了“天作之合”,就是“秦晋合好”。
这种“点高山”的风俗,在其他地方我没有听说过,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火把节,并不具备相应的内容及含意。倒是有一件事很容易让我把它同“点高山”联系起来。几年前我去日本东京大学讲学,有一次去日本的古都京都参观,看到一张照片,引起我莫大的兴趣。照片是京都的夜景,在一座黑压压的山顶部位,一个硕大无比的“大”字,横空出世,那是用灯火组成的,非常壮观。由此我想到,它同秦人故里“点高山”的风俗有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