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韩晓玲通讯员李灿华李杏20世纪90年代有个形容热门人才的词语——“T”型人才,即具备宽厚基础与一技之长。然而21世纪需要的人才,却再难以再用这个词来概括。20至21日,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的“海峡两岸通识教育研讨会”上,众多大学校长和学者呼吁: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之下,通识教育仍应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渊源
通识教育19世纪末逐步成为欧美国家大学的办学传统。早年蔡元培先生提倡大学教育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崎认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推行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理念是要求学生不仅能通达不同领域,拥有广博系统的知识,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培养等等。90年代以来,大陆高校开始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这主要针对的是高等教育中重专业轻基础、重“做事”的教育轻“做人”的教育、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等片面性。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试图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文理渗透、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教育等,来改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
挑战
21世纪是一个属于知识经济的世纪。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之间有一条分水岭,一边是波平浪静的旧时代,在安定中求秩序;一边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在创新中求突破。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大学生都是当前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大多数人都以学习专业技能、满足于职业界需要为动力。但也可以看到,除了攻读更高的学位以外,他们可以获取成功的途径并不多,更易遇到挫折。“与‘T’型人才相比,‘米’型人才不只具有专长、通识、整合、态度、人际、观念、创意等,并懂得灵活运用与发挥。”台湾元智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谢登旺说,大学不能只守住所谓“专长”的狭隘观念,而应进一步丰富通识教育内涵。人们只有注重精神、环境伦理及适当的科技、人文素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因此大学教育的责任不能只是职业训练所、技艺传授班,还要引导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通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得学生把握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的关系,不仅仅满足于获利的专业和就业单位,而是要激发他们理性的力量,培养坚持长远和全面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能力。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刘光临认为,两岸高校都迫切需要在通识教育中加强中华文化教育,以开拓大学生在全球化时代中的中华视域。
应对
若要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当前随着整个社会就业难度的加大,应试教育大规模回潮,意味着中小学素质教育面临着挑战,这就导致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大学通识教育的任务还将十分艰巨。“虽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很少有人提了,但教育功利性还是很有市场。”江汉大学校长李进才说,不少人仍认为某门专业才是学到了生存本领,而有些用人单位也过分看重专业成绩。在这种价值取向和社会用人环境的影响下,通识教育在高校就容易被淡化和边缘化。学者们指出,多年来教育界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对这个名词大都熟知,但对其重要性仍认识不足,而学生对一些通识教育课程持“混”的态度。加强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还依赖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合理的课程设置。我国一直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加上专业壁垒森严等问题,高校教师普遍以专业安身立命,重视研究而轻视教学,这使通识教育缺乏雄厚的师资保证。同时,大学对课题改革尚未予以足够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科学设计。这些制约因素都必须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