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1日,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名单揭晓,泉州共有三人榜上有名,分别是蔡金宝、刘锡杰、李振生。
今天,刘锡杰将作为泉州获奖者代表赴京出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表彰大会。
泉州市奋斗在劳动第一线的职工逾百万人。作为其中的一员,蔡金宝、刘锡杰、李振生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而辛勤地工作着。他们的身后,有很多感人的事迹,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无数的干部、职工。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由他们获得,但,从他们身后的故事里,折射出的是,百万泉州劳动者勤勤恳恳地工作和无私无怨地奉献。
正如蔡金宝等人接受早报采访时所说的:“其实,我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
把一切的奉献,都当成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就是一种高尚。
(一)蔡金宝(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
职工们的“蔡大嫂” 提起蔡金宝这个名字,泉州城乡各地的大大小小企业中的百万职工中,绝大部分都对她非常熟悉。
从事工会工作20多年来,蔡金宝的足迹遍及泉州众多企业。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职工维权工作中去。在职工的眼里,蔡金宝是充满温情爱意的“蔡大嫂”、“蔡大妈”;在工会干部眼里,她是一位敢于直言的维权卫士;在党政领导眼里,她是值得信赖,可以分忧的好助手。
为工人追欠薪 顾不得吃午饭
“蔡主席,您可要帮帮我们呀。”2005年的一天,正在办公室忙着处理困难职工求助事项的蔡金宝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喊叫声后,立即起身往外走。她刚走出办公室,便被60多名登门求助的职工团团围住。
这60多名职工,来自泉州市鲤城区辖区内的一家包袋厂。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这家包袋厂在面临倒闭,发不出工资。
在无法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后,职工们第一个想到的求解之道便是泉州市总工会和他们非常熟悉和信任的蔡金宝。
“不要急,事情总能妥善解决的。”看到工人们一副焦急万分的样子,蔡金宝边热情让座,边不停安慰。
随后,当着工人们的面,蔡金宝电话联系了这家包袋厂老板。老板一直以“企业也有困难”为由叫苦。协调不成。
在协调不成的情况下,蔡金宝随即先后与劳动、法院等部门取得联系。为了争取时间,蔡金宝顾不得吃午饭,来回奔波于劳动、法院等部门之间,申请立案仲裁及法院实行财产保全。同时,在她和泉州市总工会其他领导的努力下,泉州市总工会还拿出5000元,先帮助这60多名职工解决吃饭问题。
最后,法院先是对这家包袋厂实行财产保全,继而依法公开拍卖其财产。员工工资问题解决了。
“蔡主席,您真是职工的贴心人。”当这60多名员工,从法院领回他们应得的18万元工资后,他们再次一起来到泉州市总工会,对泉州市总工会、对蔡金宝再三表示感谢。
为帮患病女孩治疗 四处奔波演讲募捐
20多年来,蔡金宝始终把职工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职工的冷暖时刻挂记在心间。
2004年2月,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子里,暗淡的光线下只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床上一条被子,那是一家三口御寒用的东西。
女孩小欧正靠在墙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是泉州港务集团待岗职工欧耀西的家。他的女儿小欧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近年越来越严重,如不及时做心脏手术,就有生命危险,但昂贵的手术费对欧家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欧耀西和妻子束手无策,整天以泪洗脸。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给泉州市总工会及蔡金宝发去“请工会帮帮我,救救我的孩子”的求救信。
接到信的第二天,蔡金宝便与泉州市总工会保障部的同志来到欧家。
进了欧家的门,了解了欧家的情况,蔡金宝当场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蔡金宝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光,召集泉州港务集团、鲤城区总工会、泉州市慈善总会及社区、街道办事处的10多人来到欧家,现场办公。
办公会上,泉州港务公司领导当即同意欧耀西回单位做保洁工。
但根本的问题,还是要治好小欧的病。
现场办公后,蔡金宝来到港务公司演讲,欧耀西的艰难处境得到了公司广大职工的同情,大家我捐一点你捐一点,半天就捐款达1.5万元。随后,在蔡金宝的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几天内捐款总数达4.5万元,小欧手术费终于有着落了。
2月14日,小欧要动手术了。
为了帮小欧扫去对手术的阴影,蔡金宝和自己的女儿一大早到商店花50元买了一只玩具小狗熊送给小欧,并安慰她:“不要怕,我们在外面等你,你一定会安全没事。”
3个小时过后,手术成功了!
听到这个消息,忙碌中的蔡金宝随即赶到医院。看到大冷天还再次跑来医院,小欧的妈妈流着热泪:“你是我们的恩人哪!”
手术共用了3万余元,还剩下1.5万元。蔡金宝看到他们的住房困难,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原址上加盖了两间房子,欧家终于有新房子了。
敢说话说不停 荐良方荐不止
蔡金宝敢于说话,也善于说话。哪个地方出事了,她常找哪个地方的党政领导,向他们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
职工工资被拖欠、克扣,是一个较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劳动者维权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作为泉州市政协常委的蔡金宝在政协提案中建议:政府应将拖欠职工工资超过两个月,停产歇业、职工工资未付清的,拖欠职工工资额大于自有资产50%以上的用人单位,纳入重点监控范围。
她还建议泉州市总工会设立欠薪举报电话,接受职工欠薪投诉。2005年,她为近2000名职工追回欠薪200多万元。
在她当泉州市政协常委的几年中,每年政协开会,人们都会看到蔡金宝在政协的讲坛上慷慨陈词,为保障职工的权益鼓与呼。
今年1月9日,泉州中侨集团的3000多名职工采取联名的方法,要求参加医保。蔡金宝听取了职工的反映后,连夜写出一份报告,传送给泉州市委、市政府,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与职工进行直接对话。
在她的协调推动下,泉州市政府召集有关部门与职工代表进行对话座谈,产生了积极良好的效果,缓和了职工的情绪。在去年的政协提案中,她解决中侨职工医保问题的提案成为五个重点督办件之一。
(二)李振生(莱克石化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技术负责人)
敢打敢拼的“金牌工人”
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推荐人选简要事迹中介绍,李振生是一名敢打敢拼、敢想敢做的“金牌工人”。近年来,他主持研制开发了汽车制动液、发动机油、齿轮油、变速箱油、工程机械设备用油、工艺用油等9个系列50多钟莱克牌产品,为企业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1996年,李振生针对市场上的需求,主持开发研制的MC汽车变速箱专用油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国内这一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且市场价格又远比国外低,因此国内汽车行业彻底摆脱了长期受制于国外客商高价交货及运输周期长的困境,每年为国家节约4000多万元外汇。
没有装修的办公室
21日上午,记者在南安市梅山工业区莱克石化有限公司见到了20日晚刚从北京赶回公司的李振生。
为了掌握市场动态,李振生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市场,每年行程都在七八万公里以上,2005年更是达到9万多公里。
李振生说,这30年来,每年有2/3的时间在外面。
在他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内,没有装修,只放着一个办公桌、一个书柜和几把椅子。一个公司市场营销技术负责人的办公室简陋如此。
李振生却笑笑说:“办公室只用来工作,每次来报告的就几个人,没必要那么大。”
“其实手机才是我真正的办公室,”李振生和一个客户通话完摆弄了一下手机说,“常年在外,手机又快又方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就有四五个电话找他。每次他都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让来电者满意。
为了石化工业这个行业,李振生付出了毕生精力,“今年是我干这行的第30个年
头,”李振生打开记忆的仓库,“我从1976年开始从事石化工作,从未间断。”
翻遍省内各大图书馆
李振生的身上有着许多泉州人“爱拼敢赢”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他勇于挑战难题,填补国内空白的“901汽车制动液”、“MC汽车变速箱专用油”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
据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汽车所用的刹车油只是酒精蓖麻油合成液,这种刹车油适用的温度范围只有-5C°—120C°。这意味着汽车在-5C°以下环境行驶或连续下坡时,这种刹车油就会失灵,导致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
1976年至1978年间,虽然当时无锡炼油厂曾生产一种性能稍微好点的刹车油,但仍不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行车需要。
“当时好点的刹车油都靠进口,每年损失不少外汇。”李振生回忆,当时他们的厂也没有能力生产更好的刹车油。
1989年,国家全面取消酒精蓖麻油合成制动液的使用,并制定出新的制动液标准。这时,制动液市场出现一个巨大的空间。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李振生的脑海中:“既然全国都没有人能生产,如果把它弄出来,市场的潜力将无比巨大。”
李振生是一位心里藏不住东西的人,有了想法就要行动。说干就干,1989年,李振生挑头,和一名刚招进公司的大学生两个人组成一个研发小组,担下这个研发项目。
“当时这个项目得到已故老厂长的大力支持,”回忆当时的豪情与困难,李振生不胜感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资讯不发达,图书馆成为查资料的惟一所在,“华大、厦大、福大……省内所有大型图书馆都走遍了。”
啃了近一年的资料后,李振生和助手多次拜访、请教了国家交通部公路汽车研究所起草制定合成制动液标准的专家。1990年,李振生等人又和中国石油公司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翻阅了国内外制动液最新资料。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李振生的研发小组终于研制出了全新的刹车油制动液。随后经过一系列试验考核,全新的刹车油制动液,达到当时国内最高水平,也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0年1月,李振生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日期。这个月,他们研发的制动液通过了交通部专家组的鉴定。901汽车制动液这一型号命名,就是为了纪念它通过鉴定的日期。从此,中国有了自己高水平的制动液。
1996年,李振生又主持开发研制MC汽车变速箱专用油,填补了国内空白。
妻子在后方默默支持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李振生在事业上屡创佳绩,但也花费太多,“担子”那头的家庭,只好压在他的妻子身上,“这些年她可是花了大量心血。”
如今已经做爷爷的李振生说:“所谓父爱,我的孩子在我这里没有体现过。”说此话时,李心里除了是愧疚,更多的是为这位贤妻感到骄傲。
(三)刘锡杰(泉州市人民检察院技术处处长,副主任法医师)
细致检验重现真相
艰难的开始
谈起21年前开始从事法医的经历,刘锡杰说,他永远也忘不了。
那是一个冬日,某医院太平间解剖台前,摆放着一具男尸。尸体全身肿胀,发出阵阵恶臭,令人作呕,旁人避之惟恐不及。
穿上法医服的刘锡杰,一人来到解剖台前,操起手术刀对尸体进行仔细解剖、检验。
时间一秒秒过去了。凌晨1时多,验尸完毕时,刘锡杰的内衣竟湿透了。
那时,刘锡杰刚刚参加法医工作不久,这是他临时接到的一起案件。
当时,泉州市检察院检察技术科刚刚成立,泉州市检察系统能够搞法医学检验鉴定的只有他一人。所以,刘锡杰经常是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检验工作。
命案发生后,现场往往少不了法医的身影,必须去面对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刚从事法医工作,刘锡杰每逢做完尸检,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即便如此,总有一种力量,让刘锡杰把法医工作做好。
一丝不苟的精神
他说,有时大热天,检验高度腐败的尸体,蹲在地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汗流浃背,也不敢来得半点马虎。几个小时下来,人都差点虚脱了。
为了保证案件得以及时、公正地处理,只要有检验任务,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节假日,刘锡杰总是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场检验,并得出准确的检验鉴定结论,确保不在鉴定环节上,影响案件的查处进度。
法医学文证审查时,刘锡杰为了不放过任何疑问和蛛丝马迹,常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休息时间都被利用起来,用于跑医院、下基层,仔细认真地审阅与鉴定有关的所有卷宗材料。
任职以来,刘锡杰每年检验、鉴定各类尸体、活体案件均在100件以上,所得出的鉴定结论从未出现差错,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从事法医工作20多年来,刘锡杰发现和纠正了多起冤、假、错案,还事实真相的本来面目,维护了受害者的正当权益。
用科学和事实说话。像这样通过重新鉴定,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刘锡杰遇到的还真不少。
“一名法医要敢于说公道话,科学地对待每一起法医检验。”刘锡杰说道。
早报记者陈祥木 陈明华 黄墩良文/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