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释解教人员将分类管理
本报讯(记者卢国强)记者昨天从首都综治办获悉,本市将建立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危险度综合评估机制,将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评估为高危人员、中危人员、低危人员三类型分类管理。
首都综治办最近的一项调研发现,近几年来多起重大刑事案件的主犯均系刑释解教人员,这部分人员二次犯罪呈上升趋势。
首都综治办要求,全市监狱、劳教所、看守所对即将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在改造质量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其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心理、改造表现等情况,分别评估为高危人员、中危人员、低危人员三种类型。在对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危险度评估的基础上,由公安和司法行政部门实行分类管理。对高危人员重点管控,对中危人员进行一般帮教,对低危人员原则上只要求做到情况必知,登记备查。
对上述三类帮教对象每半年评议一次,视本人表现和社会环境变化,调整其管理帮教级别,实行动态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