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俄罗斯人便酷爱喝伏特加酒,民间甚至有“伏特加是第二条伏尔加河”之说。俄罗斯人称茶为“神奇的饮料”,但与伏特加酒相比,茶的吸引力则远在其之下,所以俄罗斯有句民谚:“茶水不是伏特加,喝得再多也不醉人”。 此话将“茶与酒”相比较,既勾勒出俄罗斯人独特的“酒神”崇拜情怀,也反映了对东方“茶文化”雾里看花般的隔膜感。但是今天这句谚语却已不能完全反映俄罗斯人对茶的理解了。
去年秋季,在克里姆林宫内,普京总统的“大管家”、总统办公厅主任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热情接待了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一行。宾主谈兴正酣,梅氏话锋一转,谈到了茶。他说:“俄中友好合作关系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俄罗斯人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这可不是套话,而是实情。比方说,10年前,克里姆林宫里根本没人喝中国绿茶,而今天谁都离不了它。”
前几年,因工作需要我曾到独联体国家采访,亲耳聆听过不少与茶有关的感人故事。一次赴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采访,经李景贤大使介绍,有幸结识了格鲁吉亚“丝绸之路协会”主席刘光文女士。
刘光文女士的伯父是中国俄语界大名鼎鼎的刘泽荣先生,他主编的《俄汉大辞典》至今仍被国内俄语系在校大学生广泛使用。刘女士告诉我,伯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俄语界的一代宗师,还要从中国茶在俄罗斯的传播说起。
早在1567年,俄国人便开始认识茶叶并将其视为“神奇的饮料”。自1618年清朝政府派遣钦差大臣向俄皇馈赠茶叶,到1735年中俄开通陆路输茶通道,再至1861年两国开辟海上运输线(至敖德萨港),中国的对俄茶叶贸易逐渐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开始在国内试种茶树,却未获成功。1888年,在华经商的俄罗斯人波波夫心急如焚,盛邀中国广东茶工刘峻周赴俄罗斯帮助种植茶叶。刘峻周抵俄后,沙皇钦定在俄属格鲁吉亚的巴统地区辟出一块面积达80公顷的土地专供他使用。经过多年努力,刘峻周在俄国种茶成功,又在当地建立了一座小型茶厂,后又在阿扎尔地区种植了150公顷茶树,开设了茶叶加工厂。俄国人遂把中国茶称做“刘茶”。而沙皇对刘峻周也是倍加器重,不仅授予他帝国三等勋章,还希望他加入俄国国籍。
刘峻周后来回到了祖国,但是中华茶却以“刘茶”之名永久地落户在涅瓦河畔,他的后代也追随他的脚步,续写着中俄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刘泽荣是刘峻周的长子,他与弟弟(刘光文之父)当年曾随父亲来到遥远的外高加索,并熟练地掌握了俄罗斯语言。回国后,刘泽荣不仅主编了《俄汉大辞典》,还为新中国培养出大批俄语人才,这些人在国家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而今,中国绿茶再次走入富丽堂皇的克里姆林宫,走入俄罗斯的寻常百姓家。淡雅清翠的绿茶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民间大使”,仍在续写中俄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篇章。走笔至此,我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对照现实,文前那句关于茶的俄罗斯民谚,似应改为“茶水也是伏特加,喝多了也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