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今天的信息确实比较多,因此我认为今后信息发布应该改成一个礼拜一次,大量的信息我认为都有必要给大家提供,大家也听累了。今天在主席台上就坐的有我的几位同事,教育部财务司专项资金的调研员华成刚先生,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刘建同先生,教育部高校司孙丽为女士,教育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处长刘英女士,他们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新华社记者]:我想提的问题是4月15号和17号,四川大学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发布一些信息,对事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通报,但公众普遍对这个结果不予支持,认为其中有舞弊行为,请问您对此怎么评价?教育部会不会进行相关的工作?
[王旭明]:在几次发布会上我们也谈到了教育部所做的工作,教育部近期将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向大家发布有关信息,就您刚才说到的四川大学的有关情况,我也是从媒体上了解到的这方面的事情。也提供给了有关部门。谢谢。
[法制报记者]:我接着新华社记者问,四川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公众表现出置疑,是不是您觉得本校组织专家对本校涉嫌学术不规范进行调查,这个是不是有一些问题。教育主管部门会不会出台一些比较规范的办法,比如说外校来评本校,外校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学术圈里面师生的关系这种瓶颈的回避这个制度怎么设计,这个教育部怎么考虑?
另外,最近媒体报道一些高中学生流失非常快,他们觉得上大学不合算,还不如拿一张高中文凭去打工,所以有些人干脆不参加高考报名了,这种现象您如何评价?是不是这是教育趋于理性的体现?还是因为扩招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呢?谢谢。
[王旭明]:你提的两个问题很好。第一个问题我想说,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应该不断地完善学风建设的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包括程序、包括公示制度等等,不断完善学风这种机制,或者认定造假的机制等等。这应该是一项非常有效、非常有意义,也应该努力做的工作,我想我们应该向着这个方向来努力。您说的第二个问题,关于部分学生不去报考高考的事情,我也是在媒体上看到的,详细情况我不太了解,是什么原因不报考高考,这个现象值得注意。如果这些学生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去报考高考,选择职业教育,选择岗位上成才,选择其他形式我认为是好的。我们一直认为高考是一个成才的形式,很重要的形式,选拔人才很重要的一个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但是如果是因为别的原因不去报考,可能要认真地分析,这个还有待时日。
[中国税务报]:请教刘处,关于今天散发的材料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和半工半读,我看到在材料中说,“对支持学生半工半读的企业,国家将有一个优惠的税收政策”不知道这个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有这样一个政策的话,条件和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您预计出台是什么时候?再有就是说目前的这个试点,是否已经开始了?试点的范围和步骤将会怎么样?谢谢。
[刘建同]:咱们这位记者同志提的问题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在职业院校当中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院校重大的改革措施,这也是跟国家的职业教育的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的教育,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参与这些教育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过去历史上也有企业现在也在做,但是这样的数量比较少。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行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工作当中来。所以在去年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提出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样一种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这样的改革,就涉及到企业的利益,对企业这方面怎么参与职业教育,一些企业对此并不积极,通过这项政策,希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因为一些企业认为接受实习生影响他们,希望从国家这个层面来说也希望给他们一个补偿。
[刘建同]:目前教育部在研究有关的补偿方式,从基本的考虑就是在税收方面对于他们支付学生的报酬可能从税收的角度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能够有一点优惠,具体的我们也正在研究,所以采取一种什么方式、优惠多少这都是再进一步文件当中要明确的,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了,大概再有那么1个月左右可能正式文件能够印发。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试点的情况,从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研究试点方案,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实践当中一些学校确实也这么做的,比如说,山东电子职业学校、天津的一些职业学校,他们在实践中也做,这样搞半工半读的实验,现在形式也是比较多的,从教育部考虑,希望在这方面有更规范的试点。文件已经提出,我们选择了2-3所,全国大概一年选择100所学校进行这样的试点。方案我们正在制订过程中。今年下半年应该是能够有所进展。谢谢。
[共同通讯社]: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老师的情况,从03年到现在为止大概有多少毕业生到农村当老师,分到了多少村庄、多少小学,他们在农村过一、两年之后回到城市里,有什么样的优惠政策,对于他们那样的毕业生。我听说有一部分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当老师,因为他们怕到那边生活得不习惯,你们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说服他们,令他们过去。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科书的,日本驻中国大使馆的发言人说过,从45年以来的日本近代历史在中国的教科书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基本不出现日本,请讲解一下为什么?
[王旭明]:您提的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当老师的这个情况,应该说这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坚持、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当教师。应该说从国家到各地都推出了许多优惠政策来更多的鼓励、更好的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去支教。我刚才说过,最近我们刚刚从湖北省回来,湖北省就有几千名,目前为止他们第一批就有1300多名,就是2004年实施的农村资教,为此他们设计了一整套政策保障。比方说他们要求大学生到农村去每三年一个周期,在三年里面每年奖励学生5000元,同时到所在学校享受行政事业编制人员的待遇,生活上有了很充分的保障。同时,他们在校工作期间,各地政府还对他们提供了许多优惠的政策。需要说明的是,教育部对到农村去支持教育当老师的做法也非常的鼓励、积极地提倡,也推出了很多的政策。比方说到农村去当老师的这些大学毕业生,如果是教育部所属的院校,可以免考攻读教育硕士等等。这样一系列的政策,有很丰富的、具体的内容可以在教育部的网站上查询到相关的内容。除了湖北之外,像北京还有许多大学生到农村当老师,另外河北的邯郸有一批大学生到农村去当所谓村官,当村长或者村长助理等等。我认为在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并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农村去,我想除了我们一以贯之的一贯坚持的道德层面的鼓励、引导、宣传之外。我觉得当前很可喜的就是不少地方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在政策层面上做了很好的设计。使这些到农村去的学生,乐意去,待得住、无后顾之忧,充满了前瞻之想。
另外您说的日本教科书的情况,我们国家对日方教科书的态度是始终明确的,也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任何变化。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我们台对这次新闻发布会直播之后,收到了非常多的观众热线。很多观众对“两免一补”政策表示了关注,其中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否享受到“两免一补”政策?如果可以的话,这些跟随父母到城里打工的孩子,要通过什么形式才可以得到“两免一补”。
[华成刚]:去年国务院发了43号文件,文件中明确规定,外来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城市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同等的办法。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有一些鉴别的问题,比如今年北京市政府就规定了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全部予以免除学杂费和免收课本费,外来务工的人员有证件,像暂住证,证件齐全就有同等的政策。谢谢。
[王旭明]:说到“两免一补”政策,最近我们许多媒体非常关心,就是他在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最近我们组织了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我们陆续到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上周刚从内蒙古自治区回来,我们感到特别受启发的是,内蒙古去的一些地区,在国家“两免一补”之后当地政府仍然没有减少对教育的投入。包头的一个区还在原来的投入的基础上增加了10%,提出了“四免两补”扩大了照顾面、优惠面。这些政策我觉得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们也欢迎更多记者除了新闻发布会之外能够到广大农村去、能够到基层去更多地了解有关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记者]:现在有一个报道,一个本科生四年的花费是2.8万人民币,相当于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现在据一些调查,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所占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请问,一般上大学四年的学费大约有多少钱,教育部对贫困农村子女上大学能够提供多少补助?
[华成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大学普通高校的学费,大概一个学年4000块钱左右,这个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从2000年以来,大概5、6年的时间,这个标准一直没有变动,而且我们规定也是不允许提高标准,就是为了农村学生能上得起学。当然学费对农民的承受问题来讲,是高了一点,贫困的家庭是高了一点,但是我们现在高校里面是有比较完善的资助政策,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基本上可以保证贫困的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谢谢。
[记者]:想问“八荣八耻”的事,上一次咱们北京市教委在这儿也是展示了北京市“八荣八耻”的活动,我当时就想问教委主任结果没有机会。我还有一点不明白的,咱们这个材料也在讲,全国教育系统兴起有关“八荣八耻”教育,这里面讲到的都是结合了思想道德教育。我觉得教育系统这里面讲的就是对学生,实际上教育系统不光是学生。不管是各地区还是大学的,我听到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大人有病给小孩打针。我的理解,教育系统其他部门是归到哪方面学“八荣八耻”的?比方说从政策层面来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八荣八耻”衡量我们现在以及以前的政策,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微调,去完善我们既往和今后的政策,这是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现在面临着各种教育问题,是不是和“八荣八耻”有关系。比如说收费问题,比如说学校的校务公开问题,比如像刚才讲到四川大学是学术方面的问题,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如果单纯讲“八荣八耻”,跟小学生说红灯停、绿灯行,像节约等是不是有点太空。换一个角度说,过了一、两年后,将会有报道说学习“八荣八耻”取得了不少成就,入脑入心,但是现在面临的教育问题依然存在。收费问题,这是各方面的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义务教育不均衡问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方面不规范的问题、学费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学了半天“八荣八耻”到底是起了什么作用呢?我就是有这么一个疑问。
[王旭明]:问的非常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不是阶段性的工作,不是战斗性的,是需要长期的每个人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达到。所以您说的在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在学校当中、教育行政人员当中,都有一个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今天这个材料我们提供的作为荣辱观教育的第一部分提供给大家,我们会陆续提供给您您说的其他的材料。至于您说的用政策教育保证荣辱观的教育,比方说编入教材,比方说与评价教育部门挂钩,这些都是很多很好的意见。至于您说的一些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也同意,现在我们读书难、上学难的问题的确存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需要各方面来共同努力。据我了解,教育部目前我们从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入手,逐步地再一步一步研究,城市孩子上学难等等分类一步一步研究、找出办法、找出对策。据我了解,我们有关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工作计划。
最后,您说的一个问题也非常重要,是不是要从严治教,每一年工作会议上,我听每一年部长都提出从严治教这个理念,要严于律己,不能出现违纪违规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中国教师报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请教华成刚先生,我们知道实行“两免一补”以后,中央财政曾经在年初的时候下拨了公用经费的款项,有没有对下拨的经费进行调查,有没有到基层的农村学校,因为我们听到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反映,就是他们每年的钱都不够,如果说经费没有拨到学校向谁反映?通过什么途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我们知道一直教育部很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现在也有很多的培训课程,包括考核,但是我们的一些读者、农村教师跟我们反映,这些考核有一些收费过多,而且据我们了解,城里的教师参加这些培训,很多都是学校出钱报销的,但是农村的教育经费比较少,这块的经费都是教师承担,甚至有的教师算起来,参加培训有时候达到的费用是他一个月的收入,严重影响了积极性,并且影响了生计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说法?
[华成刚]:第一个问题就是去年国务院决定的,从2006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制定新的机制,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2006年到2007年,全国处于义务教育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第二项保障内容就是补助公用经费,提高学校保障的问题。就是你刚才提到的问题。
第三是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的机制。每年根据校舍的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每年给校舍的改造经费。
第四个方面就是在现有的体制下,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教职工工作的保障机制。
[华成刚]:刚才您说的第二个方面,公用经费的问题,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公用经费我们是分阶段来逐步提高水平,首先到08年以前,学校的公用经费各个省出台的标准,现在各个省都出台了预算内的公用经费的水平。第一步我们要先达到这个水平。到2009年国家将出台全国统一的基本定额,现在基本定额的标准我们也在研究之中。公用经费的分担办法现在非常明确是按比例来分担的。对西部地区中央是拿80%,地方政府拿20%。今年我们是在西部以上的省份湖北、吉林、湖南、安徽等等五个试点县实施农村的新机制,覆盖的学生是4900万,按照分担的比例,中央财政已经下发了30.2亿,这是中央的80%,地方政府是拿20%,是7.6亿。总共是37.8亿。秋季的经费还没有下,估计是75亿左右。刚才说的是免学杂费的资金。公用经费的补助资金中央是6.7亿,地方是1.6亿,总共是8.3亿,刚才说的是免学杂费的资金。我们要保证这笔钱落实到学校,落实到学生身上,中央免学杂费的资金,和补助公用经费是6.7亿,中央总共是36.9亿,村际的经费,已经在今年1月9日下发到省里。我们今年2月份,派出了7个对实行新机制的地区进行全面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在开学之前这些钱都已经下发到学校。各级政府也是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采用预拨经费的办法把经费先拨到学校,保证学校的运转。
刚才你提到可能现在有一些学校教师培训比较困难,可能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农村的贫困地区会存在这个情况,但是随着我们的范围逐步扩大,公用经费的标准逐步提高,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东方早报记者]:谢谢发言人给我这个最后的机会,我知道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教育部正在对大学生大学阶段的培养做成本计算,我想请问这个进展如何?什么时候会有一个计算的结果?
[王旭明]:我和你一样对这个问题在期待中。
[王旭明]:在今天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他们现场直播,他们早上10点多十几位人马就到了,做了精心的安排。也要感谢人民网、中国网的同志手不停的操作机器。
[王旭明]:今天在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刚刚收到一个信息,来不及印制。高考临近了,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对今年高考召开新闻发布会。
今年2006年高考网上咨询周5月12日开幕,我们都知道各位家长对参加高考的报名、学校的选择等等非常关心,过去在高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区,家长来咨询旅途劳累不说,还容易发生事故。今年将举办网上咨询周活动,教育部非常倡导全国各地搞这样的活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网上咨询周将于5月12日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启动。根据各省市招生安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月12号到17号,第二阶段是6月10号到15号,第三阶段为6月22号到6月27号,每天的咨询时间为早上9点到下午17点。应该说为了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深入实施,教育部要求各省市高校积极宣传和引导考生通过主渠道进行咨询。今年已经是教育部连续4年举行高考网上咨询周的活动,目前报名要求参加阳光高考信息咨询平台的高校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据我了解,在各种咨询活动里面,这也是比较多的信息咨询平台。咨询信息平台上,包括了教育部的所有的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以及大多数跨省招生的院校,基本上囊括了面向全国招生的几乎所有学校。应该说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网上咨询周已经成为高校主要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关于网站的域名和具体要求,请各位查询我们教育部的网站,今天会后就把信息上到我们教育部的网站,敬请查询。
[王旭明]:我们下次新闻发布会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