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
之一:“乞丐遥指新京报”
“若论京城何报好,乞丐遥指新京报”。
上面这句话是2004年7月在“中青在线”上一个叫“龙年”的网友说的。 他在新京报的评论版上检索了一下,包括评论和读者来信等,关于要不要在城市设立“禁讨区”的讨论稿子已有75篇。于是,他说了上面这句话。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打趣,而我们,怎么也“趣”不起来。说实话,关于反对“禁乞”(或反对设立“禁讨区”)的话题是本报迄今为止在评论中持续时间最长、发表文章最多、态度最鲜明的一次“大动作”。
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底线:乞丐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乞讨是乞丐的权利;一些乞讨行为中的违法现象应被禁止,但不能因此而禁止所有的乞讨行为。
在反对“禁乞”的评论中,我们基本上是本着“一露头(有主张或”禁乞“或设立”禁讨区“的现象)就评”的方针。
不是我们非要“紧追不放”,而是在坚持一个社会基本的伦理和法制底线:在“保障人权”写进宪法的当今,对一个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应该得到充分的、实质的体现。
“乞丐遥指新京报”,这不是耻辱,而是一种鼓励。它是媒体“为民生鼓与呼”一个很好的注脚。而且,支持新京报观点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普通市民……太多了,正是这些人群的存在,组成了乞丐这个特殊人群的温暖的“生存环境”,这也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之二:“圆明园事件“系列社论
2005年夏天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圆明园敷膜事件”,是中国环保史上的一件大事。其最大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了一个世界文化遗址要不要敷膜的及时性问题,它更是“以环保领域的执法与监督为切入点,塑造了一种更为现代的、透明的、公众能广泛参与的环保行政方式”。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本报连续发表15篇社论对此事进行评论。
1、2005年03月29日 改革管理体制圆明园才能获最终安全
2、2005年04月02日 圆明园防渗工程该如何收场
3、2005年04月11日 圆明园听证会不能辜负公众的期望
4、2005年04月14日 圆明园听证会不能“一听了之”
5、2005年04月15日 圆明园:能否启动问责程序?
6、2005年04月17日 圆明园事件强化国人的遗产意识
7、2005年04月22日 什么样的专家对圆明园有决定权
8、2005年05月09日 为什么没有机构敢为圆明园做环评
9、2005年05月12日 环评单位为何惧怕承担责任
10、2005年05月13日 法治,是解决圆明园事件的必然方向
11、2005年05月19日 圆明园问题频出 上级政府须有所作为
12、2005年05月25日 解决圆明园问题的原则和方向
13、2005年06月20日 圆明园问题不仅仅是专业判断问题
14、2005年07月02日 应公布圆明园环评报告
15、2005年07月08日 圆明园事件的最大价值不在结果
对一个公共事件连续发表15篇系列社论,,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恐怕是不多见的,见证了中国人对环保事业发展的渴求,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而《新京报》对整个圆明园事件所发表的评论,一直贯穿着“依托报道、力推进展”的原则。事后仅仅看这些系列评论,就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发展的脉络,它和新闻报道一起,构成了“新闻”的两条轨道,既相互依存,又各有自己的发展逻辑;既报道了事实真相,又表现出对事实之上的理念的归纳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