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段让人头皮发麻的文字。
99,3Qu姑力偶读猪,偶会+Ud。挖喜番u,很U感j,u41g棒,7看C麻?CU29!
这就是传说中的“火星文”。
(据4月25日《信息时报》)
这不是中国话,也不是英国话,更不是阿拉伯语。
“翻译”过来是:舅舅,谢谢你鼓励我读书,我会加油的。我喜欢你,很有感觉,你是一级棒,去看戏吗?seeyoutonight!
先别骂这是什么文字污染,这类“火星文”,目前正在网络的年轻人之间流行着。电脑化时代,网民搞新意,自创一套语言文字互相沟通,“火星文”就是网民的次文化。
有人这样给“火星文”定义,说是“一种融合了中文、中文里的闽南语、英文、日文、数字、符号等的一种次文化文字”。
我想这样的文字即使火星上来人了也看不懂。假使我们跨越几亿光年的距离送到火星人族群中,估计会把火星人气个倒仰。
好好的中国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是不是文字污染?简直比江湖黑话还黑,有人这样抗议着愤怒着。其实不必,我是这样看,年轻人中间流行的东西有他们觉得好玩的道理,你说孩子们脑袋灌水了,孩子还说咱顽冥不化呢。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代沟”。我们和孩子的距离有多远?难道真的是几亿光年吗?
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火星(当然不是火星),而是孩子站在你的面前,你却毫不了解他的心思。
别忽视这个潮流,据报道,“火星文”在很多国家都有流行,根据各自语言文字的特点,分别都有网络的篡改,日文、法文等都有各自“90后”孩子间的流行。
对待“火星文”其实不必看做是洪水猛兽,不过是一种流行的自娱自乐而已,不会有多长的生命力。在有人感兴趣的时候,就让他们玩玩吧(其实不让孩子们玩也真没有啥手段)。
“火星文”有它鲜活的、动感的一面,也有其粗糙、随意和搞笑的一面。它可能让正常人不会正常说话,也可能让寡言人从此变得幽默风趣,这就是网络语言。无论它的出现是好是坏,它已不容置疑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它已变成了一段时期特有的文化符号,尽管还没有一本汉语辞典将其收编其中。
其实,即使是在老派一点的人群中,“火星文”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比如本山大哥的“饭已OK,下楼米西吧!”这样的幽默语言其实融合了好几国的语言文字,至少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懂吗?“火星文”不过是杂糅得更加复杂而已。不用担心“火星文”会夺取我们传统的语言文化高地,根本不用,这些就是一时图个乐子而已,有这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全民族通用。
网络语言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它来源广泛,多取材于方言俗语、各门外语、缩略语、谐音等等,属于混合语言。网语中固然以胡改乱用的成分居多,但也包含有一些富于创造性和生命力的词汇,这样的娱乐属于某种即兴的幽默,说完也就完了。对于“火星文”的出现并且局部流行,用不着挥舞大棒,费力不讨好,不如任其自生自灭。相信我们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一定有定力!◎首席评论员万应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