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小传
经历
1972年到1975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当技术员
1979年至今,历任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秦皇岛海平面观测站观测员、副站长、站长
成果
“七五”和“八五”期间,参加国家重点攻关课题“渤海海平面变化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秦皇岛海岸带变迁海洋动力条件的研究”,分别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四等奖,并在第二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展出。
在秦皇岛港口离海岸48米的海平面上,有一间建在竖起的井架上的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子,这就是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秦皇岛海平面观测站,也是赵洪彦连续工作24年的地方。
从1981年11月观潮仪开始试运行至今,赵洪彦每天都要走过4公里长的道路,跨过48米长的栈桥,来到狭小的观测房里,随时记录渤海湾的潮位变化。
“如果测量不准确,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意义”
观测站始建于1979年,是根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遗愿建造的,初始目的是通过观察海水潮位的变化,监测地震活动与海平面异常变化,探索地震预报新途径。今天,监测、分析渤海湾潮位的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预测其未来走向,对有效防止和减少风暴潮等重大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洪彦把自己的工作形容为“我给渤海湾把脉”。观测站的任务就是一刻不停地观察海平面的潮位变化。建站27年,赵洪彦在此工作了24年,他和同事观测的记录达30余万条,广泛应用于航海、地质等领域。
“如果测量不准确,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意义。”赵洪彦说。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赵洪彦带领他的同事随时注意观测井是否出现淤积或冰冻。如果进水孔出现淤泥,水性好的赵洪彦就潜水疏通。寒冬季节,当气温达到零下十七八摄氏度时,水下四五米深的井壁上就会出现冰冻。赵洪彦就得趴在井边,拿着大铁钩子,一点一点地将冰凿下来,然后下网将冰块捞出来。
在夏季汛期,尤其是在台风刮起风暴潮的日子,海浪滔天,观测人员必须坚守在一叶扁舟般的观测房内,每隔一小时读取一次观测数据。赵洪彦常常裹着雨衣,冒着随时被狂风吹到海中的危险,双手抓着栈桥上的护栏,一步一晃地靠近观测房。2005年7月,台风“麦莎”波及渤海湾。河北省和秦皇岛市防汛指挥部要求观测站每小时提供一次数据,整整三天,赵洪彦和他的同事们连续作业。直到“麦莎”离开,他才松了一口气。
“把本职工作干好了,就很了不起”
在观测站工作,单调、机械、枯燥、待遇不高。观测房内没有空调和暖气,夏天如在蒸笼,冬天如坠冰窟。不少人受不了这里的单调和艰苦,一个接一个调走了。从28岁到55岁,从年轻的观测员到站里的负责人,赵洪彦痴心不改。他说:“不管干啥职业,把本职工作干好了,就很了不起。”站里共有4人,一个站长三个兵,赵洪彦既是观测员,又是潜水员,还是水电工、管道工、油漆工、掏粪工。
海水、海风侵蚀性强,连接海岸和观测房的栈桥,每年必须刷一层防锈漆。观测站经费紧张,雇不起人,赵洪彦就和同事们自己动手。为了让油漆漆得牢、干得快,作业都是选在三伏天。栈桥长48米,宽1.8米,高1.9米,赵洪彦系着绳索吊在离海面两三米高的桥梁上,撬开木板,清除锈斑,刷漆,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海里。这样的活儿每次都要苦干20天才能完工。赵洪彦总是跟同事说:“我水性好,体力强,这活儿应该由我来干!”
2004年,“环渤海湾重点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及脆弱性评价”研究正式启动。赵洪彦负责其中的“渤海海平面变化研究与监测站建设”课题,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他说,观测站有了项目和经费支持,就能更好地开展海平面综合研究,为环渤海地区的城市、港口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栏目图片由曹树林制作)
采访手记
赵洪彦很满足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旧的,可在下雨天骑;一辆新山地自行车,可在好天气用。问起他前几年的工资有多少,他一伸舌头,说记不得了。脸上透出的顽皮和活泼,像是个少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