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于勇澜 本报记者 刘钢
在哈市南岗区花园街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朱俊蜂,今年73岁。年过七旬的他有个特殊爱好,每天骑着“二八”自行车穿行在哈市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相机寻找城市的变化。 当朱俊蜂还是20出头的小伙子时,他早出晚归拍照的爱好就在邻里眼中成为“习惯”,时间仿佛一瞬间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这个“习惯”被整整坚持了50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朱俊蜂老人收藏的与哈尔滨有关的图片、文字、地图已达几千幅,其中大部分被省级博物馆列为珍品收藏。
近日,听说老人要拿出自己的珍藏在社区办一个纪念哈尔滨解放60周年图片展,本报记者提前走进老人的收藏世界。翻看一张张黑白、泛黄的照片,记者的思绪也被拉进尘封的历史。朱老告诉记者,他拍照片反映出来的不光是城市的历史,更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改变。他还要把这些照片中蕴涵着的老哈尔滨的故事讲出来,希望人们能了解更多哈尔滨的历史,在回眸历史瞬间的过程中,关注哈尔滨的改变。老人希望在跨越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哈尔滨能继续走向城市的辉煌。
40年前流行“三大怪”
走进朱老的家,仿佛进入了图书馆的资料室,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屋,专门用来摆放照片、报纸等纪念品。“这些还不是全部,因为照片太多,摆放不过来。”朱老的话匣子从三张照片开始。第一张照片上有一群年轻人,每人手上拿着一个罐头瓶子,围在一个大洗衣盆周围,用罐头瓶子盛啤酒,大口大口地喝着。第二张照片是一个形状犹如老式锅盖的面包,被称为大列巴。第三张照片记录的是一栋墙皮泛黄的二层建筑,是60年代的哈尔滨火车站。
“这三张照片,这代表了哈尔滨60年代的三大怪”朱老说,当时人们还曾为此编制了顺口溜:喝酒像灌溉,面包像锅盖,火车站两头盖。改革开放后,哈尔滨的这些老“三大怪”变成了“三大新”,以前用罐头瓶子在大洗衣盆里盛酒喝,而现在人们喝的是卫生、味美的瓶装啤酒。面包从原来单一的“大锅盖”,变出了各种口味、各种形状,有果脯面包、奶油面包、果仁面包……
老朱认为变化最大的是火车站,现在的火车站早已不是“两头盖”了,如今的火车站墙体已经铺上了亮丽的瓷砖,站前还建起了气派的步行广场。当他说起哈尔滨历史的变化,脸上总是泛起一丝自豪的笑容。
50年代想坐飞机先过秤
“我看着哈尔滨飞机场成长”,谈起哈尔滨的飞机,朱老显得是那样熟悉。朱老告诉记者,50年代,哈尔滨飞机场叫马家沟机场,那时飞机在较为平坦的大草地上起飞。看着照片里的“里2”型双翼飞机,朱老说,他第一次坐飞机是在1953年。当时坐飞机前,乘客都要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因为飞机小,载重能力有限,如果乘客太胖,飞机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那次朱老要去兰州,当时哈市的民用航线只有一条,去兰州只能在各地机场之间“转来转去”———去趟兰州要两天时间。朱老告诉记者,坐飞机在当时是新鲜事,不过不像现在这么舒服,那时客机飞行时发出的噪音,比现在的直升飞机的噪音还大,坐在上面其实是挺遭罪的事。朱老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张珍藏了50多年的飞机票。机票印刷挺粗糙,只有简单的一个序列号,朱老说,“别小瞧它,那些年买东西要凭票,这张用过的机票是宝贝,能换一瓶西凤牌白酒和一包恒大牌香烟———这些物资可都是当时在市场上用钱也买不到的稀罕物。
随后几十年,朱老乘过无数次飞机,机票他都保存下来。他说:“这些机票见证了哈尔滨机场的成长,意义远远大过那几瓶西凤酒。”
10年国庆第一座高层建成
“你知道哈尔滨市第一座高层是哪座楼吗?”朱老告诉记者,哈尔滨市第一座高层是哈尔滨北方大厦(现为新世界酒店),建成于建国10周年国庆前夕。大楼施工时,朱老每隔几天就会去拍照,他给记者看了9张照片,记载的是北方大厦从1层盖到9层的过程。它建成后成为当时哈市一大景观,也是当时哈市唯一一座高层建筑。朱老回忆,那时的北方大厦只招待贵宾,可以提供俄餐、西餐、中餐等。他说:“那时一个烧饼只要2分钱,但要是在北方大厦吃顿饭至少要花上10元钱。”
在众多相片中,记者发现一张1996年8月31日拍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恰好是当时哈尔滨市最高建筑43层的国贸大厦封顶的时间。
在讲述中,朱老又拿出一张火灾现场的照片。这是1983年4月17日,发生在河图街的一场特大火灾。朱老告诉记者,哈市民用住宅高楼的兴起是在这场大火后———当时近千栋民房夷为平地,随后,这里进行了哈尔滨市当时最大规模的重建、改造———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高层建筑,哈尔滨市第一座18层民用住宅也建在这里。
--稿件来自《新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