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6日电 清明当日顶凌播麦,是大庆农民沿袭多年的传统。这天一早,肇州县兴城镇兴城村农民于喜忠家的20亩承包地里便机声隆隆。与往年不同,今年播麦老于雇用的是村里组建没几天的农机合作社的新型麦播机械。 省时省力,耕作成本也仅是过去的1/3。
老于雇的这家农机合作社的领头人叫张永权,是远近闻名的农机和种粮大户,今年,在市、县农机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下,张永权联合当地7家种粮大户拿出50万元资金,加上市里支持的30万元和县里配套的20万元共100万元组建了全镇第一个民营股份制农机合作社。据大庆市农机局负责人周长奎介绍,这种形式和规模的农机合作社,今年全市要组建70个,市财政拨出2100万元专项资金。同时,这也将带动农民至少要投入5000万元的自有资金。
大庆市委书记盖如垠说,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是解决当前大庆农业“靠天吃饭”的重要手段。
据了解,在过去5年间,大庆市、县财政投入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资金总数达到13.1亿元,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达70多亿元。据了解,今年全市将投入4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开发、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额度为历年之最。
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不但让大庆农业的根基“化弱变强”,更重要的是在全市经济格局中逐步形成了工业能量向农村释放、生产要素向农村延伸、产业优势向农村转化的良好局面。市长韩学键把公共财政的“杠杆”作用比喻成是“四两拨千斤”。
“新农村建设要通过扎实的推进,让大庆130万农民人人都能享受到党中央的这项决策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盖如垠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
大庆市委、市政府的这一指导思想,伴随着今年的备春耕生产在全市农村形成了8个被量化行动迅速展开。
“红地毯”铺到家门口:通村路,通村、通屯、通校,一直通到主要田间地块。目前在全市的485个行政村中,已经完成了435个村的通村路建设,剩下的50个村正在规划实施中,今年将全部完成。
“医疗本”为咱“遮风挡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看病政府报销。今年,全市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一定要达到85%,而且账户要做大、病种要扩大。为此,政府一年要拿出2000万元。
“铁杆庄稼”以一抵二:抗旱保收田,彻底摆脱“靠天吃饭”。大庆目前已经完成了230万亩的抗旱保收田建设工程。今年,要再完成67万亩,新打机电井1121眼,利用原有的1114眼,配套喷灌及提水设备2235台套。到明年达到500万亩,其产出能力相当于过去常年的800万亩。
安全饮用水进入农民家:去年,全市已经有1290个村屯用上了安全饮用水,今年将再完成1110处,让全市的农民都能喝上达标的饮用水。
D级危房彻底铲除:消灭中小学D级危房,让农村孩子不再担惊受怕。去年,全市共改造和新建农村中小学135所,今年将对个别剩余乡村的D级危房全部改造达标。
“龙头”高昂进农家:做强产业“龙头”,实现农产品过腹增值最大化。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有79家,其中国家、省级的14家。到年底将形成120万吨乳品、20万吨肉食和160万吨粮油的生产能力,经营收入将达到100亿元。
有线电视成为农民“大课堂”:目前大庆市的有线电视入屯率已经达到了20%,今年全市将投入3000万元加大这项工程,使入屯率提高到40%。
“庆哥庆妹”闯九州:年初到现在,全市通过各种方式免费培训外出务工农民2万多人,全市累积转移劳动力达到了32万人,预计到年底他们至少能挣回12亿元。
通过对上述八项工作的扎实推进,到今年年底,大庆市将至少有40%以上的村将发生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 |